由於在特朗普政府政策下繼續面臨美國的高關稅和貿易限制,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加大對歐洲的電動汽車 (EV) 和混合動力汽車出口力度。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爲歐洲市場準備一批新型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並計劃利用下週的慕尼黑車展啓動其在該地區擴張的下一階段。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小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等品牌都將參加此次車展,預計這些品牌將展示新車型,以擴大產品線並加倍鞏固近年來取得的成果。
隨着中國本土的電動汽車價格戰愈演愈烈,曾經利潤豐厚的美國市場因貿易壁壘而淪爲激烈的戰場,中國企業進軍歐洲的步伐正在加大。
儘管如此,由於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並且歐洲希望在未來十年內逐步淘汰新型內燃機汽車的銷售,因此此時是擴張的最佳時機。
自去年北京和歐盟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以來,北京和歐盟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存在,但中國汽車製造商仍在繼續增長。
他們不僅想出了在不觸發關稅的情況下增加更多混合動力和內燃機車型的方法,還建立了當地銷售合作伙伴關係,並承諾將部分生產轉移到該地區。
大衆汽車公司等汽車製造商的主導地位構成了切實的威脅,這些汽車製造商一直在削減成本以在增長緩慢的歐洲汽車市場中捍衛自己的利潤率。
關稅也促進了合作,中國製造商共同努力適應新規則,而歐洲公司則與中國競爭對手聯手,以在軟件和電池技術等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中國汽車製造商此前視美國爲一個利潤豐厚的市場。然而,自從特朗普出臺政策以來,他們的經營和發展都變得更加艱難。
一些人認爲,中國汽車製造商將注意力轉向歐洲將使美國民衆付出代價,但特朗普顯然希望本土企業能夠成爲合格的替代者。
然而,dent的計劃在美國法院的裁決方面仍面臨一些障礙。而且,美國大多數汽車製造商都專注於生產普通汽車。
特朗普dent 及其共和黨還提議削減電動汽車激勵措施,專家認爲這可能會嚴重阻礙美國汽車製造商與中國同行的競爭力。
特斯拉目前是唯一一家躋身全球十大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美國公司,但據最近的報道,比亞迪
多年來,歐洲一直表現出與中國打交道的意願,而特朗普的關稅舉措更是凸顯了這一點。這意味着更多的汽車將在中國生產並出口到中國消費者手中。
近年來,美國汽車製造商在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場份額已經逐漸下滑,這些國家的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中國公司的汽車,因爲中國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價格實惠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
通用汽車(GM) 和福特汽車目前的大部分利潤都來自美國,分析師表示,如果目前的趨勢持續下去,未來幾年他們的全球銷售額可能會降至零。
俄勒岡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前參議院環境與公共工程委員會民主黨首席法律顧問格雷格·多森 (Greg Dotson) 表示:“美國需要決定是否想要一個能夠在全球範圍內競爭的汽車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