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週一(8月18日),全球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標普全球評等(S&P Global Ratings)宣布,維持美國主權信用評等不變,長期評等為AA+,短期評等為A-1+,長期信評展望也維持在「穩定」(stable)。
該機構表示,雖然美麗大法案的減稅和支出政策將影響其財政情況,但在關稅稅率上升的情況下,預計關稅收入將抵消一部分的財政衝擊,因此未下調評級,預計美國仍能保持信貸實力。
彭博表示,這項最新的信用評級將利好川普政府,因為這與普遍認為關稅將拖累美國經濟的看法相左。標普分析師也指出,至少關稅能增加政府稅。
8月中旬,美國財政部公佈數據,美國7月海關關稅收入攀升至28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激增273%,創下單月新高。截至7月,本財年關稅總收入達1,420億美元。
此前美國財長貝森特預計2025年全年關稅收入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2026年「有機會更高」。
然而,單一的關稅收入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赤字激增的影響,仍是個疑問。儘管7月獲得創紀錄的關稅收入,但同時該月財政赤字仍達到2,91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0%,創下美國史上7月單月赤字的第二高紀錄。
這項數據表現與Lombard Odier策略師的結論高度吻合,即評級上的調整併不代表美國財政健康有任何實質上的不同,後者是個複雜的問題。
事實上,標普也表示,維持美國信評的「穩定」,並非預期財政赤字會改善,僅僅是認為未來幾年應該不會持續惡化。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包括公共債務利息、福利支出等財政支出在內的結構性壓力,才是決定美國財政前景的關鍵。
今年5月,美國失去了最後一個來自三大信評機構的最高評級,穆迪(Moody's)將美國評級從Aaa下調至Aa1,理由是美國財政赤字不斷擴大,聯邦債務負擔沉重。此前,惠譽和標普均已將美國評級從AAA下調,也與美國債務前景持續惡化有關。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估算,減稅法案將導緻美國未來十年的預算赤字增加3.4兆美元。標普預測,美國的一般政府淨債務在未來三年將超過GDP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