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聯儲(Fed)公布最新會議紀要期間,歐元/美元在北美交易時段穩步上漲。撰寫時,該貨幣對交易於約1.1660,保持0.13%的微幅漲幅。
美聯儲8月會議的紀要顯示,大多數董事會成員"認為通脹風險超過就業風險",並且有幾位官員表示,"當前利率可能距離中性水平不遠。"這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彭博社採訪中所言的利率應降低150到175個基點(bps)相矛盾。
在會議紀要發布後,歐元/美元從日高1.1672回落至1.1660,這似乎是市場參與者的鷹派反應。
與此同時,白宮繼續施壓美聯儲官員降低利率,因為突發新聞顯示"特朗普在抵押貸款欺詐指控後施壓庫克辭職。"
早些時候,彭博社的一篇文章透露,聯邦住房金融局局長比爾·普爾特指控美聯儲理事麗莎·庫克"偽造銀行文件和財產記錄以獲得更優惠的貸款條件,可能違反刑法構成抵押貸款欺詐。"
在大西洋彼岸,歐元區7月的通脹率保持在歐洲中央銀行(ECB)2%的目標附近。
歐元/美元的中性偏向保持不變,表現為兩個技術信號:價格走勢沒有明確方向,短期日簡單移動均線(SMA)幾乎平坦;相對強弱指數(RSI)徘徊在中性線附近。
如果歐元/美元突破8月19日的高點1.1692,向1.1700的走勢將成為可能。一旦突破,進一步的漲幅將等待,因為7月24日的高點1.1788將成為關鍵阻力,隨後是1.1800和年內高點1.1829。
另一方面,如果歐元/美元跌破50日和20日簡單移動均線(SMA)在1.1643/29的交匯點,可能會觸發向1.1600的走勢,100日SMA在1.1460將成為下一個下行目標。
歐元是屬於歐元區的19個歐盟國家的貨幣。它是僅次於美元的世界上交易量第二大的貨幣。2022年,歐元占外匯交易總量的31%,日均交易額超過2.2萬億美元。歐元/美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約占所有交易的30%,其次是歐元/日元(4%),歐元/英鎊(3%)和歐元/澳元(2%)。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要麽控製通脹,要麽刺激增長。它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或者更高利率的預期——通常對歐元有利,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歐元區通脹數據以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衡量,是歐元的重要計量經濟指標。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特別是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洲央行就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控製通脹。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對歐元有利,因為它使該地區作為全球投資者投資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歐元產生影響。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指標都可能影響歐元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歐元。這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歐洲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增強歐元。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歐元可能會下跌。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數據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占歐元區經濟的75%。」
「歐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平衡。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受歡迎的出口產品,那麽它的貨幣將純粹從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創造的額外需求中獲得價值。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使貨幣走強,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