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美元在週二的歐洲交易時段小幅下滑至接近1.1400。主要貨幣對因美元(USD)趨於穩定而小幅下跌,但在美中貿易前景日益不確定的情況下,整體仍然處於緊張狀態。美元指數(DXY)追蹤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價值,微幅上升至接近99.20,但仍在週一的交易區間內。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中國應該主動與美國展開貿易談判,這增加了投資者對貿易討論是否正在進行的懷疑。貝森特在週一接受CNBC《Squawk Box》採訪時表示:"我認為,應該由中國來緩解緊張局勢,因為他們對我們的出口是我們對他們出口的五倍。"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北京方面關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電特朗普討論貿易條款的矛盾聲明,也降低了近期解決美中貿易戰的希望。
特朗普堅持認為,自從對北京實施更高關稅以來,習近平已多次致電他討論雙邊貿易。然而,中國外交部繼續否認特朗普與習近平之間有任何經濟和貿易討論。
除了白宮關於美中貿易談判的評論外,本週一系列美國經濟數據將影響美元的走勢。投資者將密切關注初步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ISM採購經理人指數(PMI)、ADP就業變化和四月份非農就業人數(NFP)數據,以及三月份的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數據,這些數據將影響市場對美聯儲(Fed)貨幣政策前景的預期。
在週二的美國時段,投資者將關注三月份的美國JOLTS職位空缺數據,預計顯示雇主發布了750萬個職位空缺,略低於二月份的756萬個。
歐元/美元在週二的歐洲時段交易於1.1400附近。主要貨幣對的前景依然看漲,因為20週指數移動均線(EMA)在1.0890附近向上傾斜。
14週相對強弱指數(RSI)在週線圖上升至70.00以上的超買水平,表明強勁的看漲動能,但也不能排除出現一些修正的可能性。
向上看,1.1500的心理關口將是該貨幣對的主要阻力位。相反,2023年7月的高點1.1276將是歐元多頭的關鍵支撐位。
歐元是屬於歐元區的19個歐盟國家的貨幣。它是僅次於美元的世界上交易量第二大的貨幣。2022年,歐元占外匯交易總量的31%,日均交易額超過2.2萬億美元。歐元/美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對,約占所有交易的30%,其次是歐元/日元(4%),歐元/英鎊(3%)和歐元/澳元(2%)。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要麽控製通脹,要麽刺激增長。它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或者更高利率的預期——通常對歐元有利,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歐元區通脹數據以消費者價格協調指數(HICP)衡量,是歐元的重要計量經濟指標。如果通貨膨脹率高於預期,特別是高於歐洲央行2%的目標,歐洲央行就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控製通脹。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對歐元有利,因為它使該地區作為全球投資者投資的地方更具吸引力。」
發布的數據可以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歐元產生影響。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指標都可能影響歐元的走向。強勁的經濟有利於歐元。這不僅會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還可能鼓勵歐洲央行提高利率,這將直接增強歐元。否則,如果經濟數據疲軟,歐元可能會下跌。歐元區四大經濟體(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數據尤為重要,因為它們占歐元區經濟的75%。」
「歐元的另一個重要數據是貿易平衡。該指標衡量的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出口收入與進口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一個國家生產受歡迎的出口產品,那麽它的貨幣將純粹從尋求購買這些商品的外國買家創造的額外需求中獲得價值。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使貨幣走強,反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