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倫敦4月15日 - 隨著歐洲資金看似正從動盪的美國資產中回流,它們正在支持該地區的整個財政擴張,而沒有衍生額外成本。
雖然這聽起來太完美以至於難以置信,但歐洲政府公債和歐元過去一個月的表現表明,歐元區很可能正在享受美國幾十年來作為避風港和唯一儲備貨幣擁有者所享有的一些“過度特權”。
受特朗普發動全球貿易戰和跨大西洋聯盟破裂影響,擁有巨額過剩儲蓄的歐洲大陸可能只想為自己提供融資,而不是為越來越不“例外論”的美國經濟提供資金。
歐洲是否會從世界其他地區吸引更多儲蓄還有待觀察,但一些銀行現在公開猜測歐洲將吸引那些尋求避險的資金流入。摩根大通債務策略師本周向客戶表示:“在美國主導的長期貿易衝突中,官方部門需求遠離美國公債轉進其他資產的風險情景,可能會使歐元區政府債券、尤其是德國政府債券受益。”
**無需額外成本**
就在一個多月前,德國對特朗普帶來雙重衝擊的反應是放開“債務剎車”,並提列近1萬億歐元(1.14萬億美元)用於國防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新債務融資支出,以增強其安全和經濟發展。
簡言之,這是德國近代史上財政支出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最大的一次,超過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和1990年後的統一支出。除此之外,歐盟也描繪出如何在未來四年內動撥8,000億歐元的新國防開支,其中包括約 1,500 億歐元的聯合借款。
毫不令人意外的是,德國和歐元區的主權借貸成本--公債殖利率DE10YT=RR, EU10YT=RR最初大幅上漲,以反映巨額額外借款,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創下歐元啟用26年歷史上的最大單日漲幅。
但隨著特朗普貿易戰的混亂展開以及華爾街股市和美國債市陷入震盪,歐元借貸成本已經近全數回吐上個月上漲幅度,幾乎抹消3月5日德國政府發布新聲明後出現的所有漲幅。
圖:美國/德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利差(灰線)創兩德統一以來最大周線漲幅
這不僅發生在德國,也發生在整個歐元區政府債務領域。最新例子是意大利公債收益率 IT10YT=RR周一大幅下跌,受標普全球周五意外上調主權信用評級的推動,儘管預計明年意大利負債相當於GDP比率將達到138%。
迄今為止的結果是歐元區擴大借款,經濟成長獲得中長期財政刺激--而一切債務成本基本上保持不變。這有什麼不好的呢?
圖:德國5,000億歐元基礎建設融資預計對未來幾年GDP增長率的影響
上周歐元兌美元大幅上漲的部分原因,在於對跨大西洋資本外逃的擔憂。而在貿易戰期間,歐元升值可能產生通脹降溫的效果,引發人們猜測歐洲央行將以比此前預想更快、更深的程度放鬆信貸政策——最早將於本周開始。這有助於降低整個歐元區的基礎借貸成本。
圖:德國(藍線)、意大利(黃線)和法國(紅線)10年期公債以回吐德國財政計劃發布後的漲幅、歐元匯率(綠色虛線)飆高
**吸金大法**
但資金真的會流向新的歐洲避風港嗎?
美國投資儲蓄規模的龐大程度是不可否認的,然而除了匯率本身的大幅變動之外,美國投資儲蓄是否已經感到不安或即將跳槽仍然很難判斷。
TS Lombard 首席經濟學家 Dario Perkins 引用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美聯儲)的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全球對美國股票的曝險已累計達到約 14 兆美元,其中歐洲約佔一半,超過了歐洲斯托克 50 指數 .STOXX50E的市值。
他說,如果歐洲投資者將這些資金匯回國內,那肯定會為歐洲資產帶來助力,甚至帶來一定程度的“反射性”,因為美元疲軟本身就會降低美國投資的相對吸引力。Perkins寫道:“如果這些資金在當前的‘避險’環境下回流,它們更有可能流入歐洲債券市場,而不是股票市場。”
歐洲不斷成長的債券市場能夠吸收這些資金嗎?
目前,歐洲政府債券的未償還餘額約為10萬億歐元(11.4萬億美元),並且還在增加,接近27萬益美元美國公債市場規模的一半。
根據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20個歐元區主權國家的整體債券中,其中11個國家就佔了98%,這11個國家的信用評級在AAA至BBB-之間。歐元區前五大債務國的流動性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去年平均買賣價差不到 1 個基點。
如果只有一半的歐洲資金自美國回流,而其中只有一半用於購買政府債券,那麼歐洲就能獲得2萬億歐元的新資金,足以輕鬆支應德國和歐盟範圍內新的國防借款。這還不包括其他全球公共基金退出美國公債轉進歐洲的部分。
當然,事情絕對不會這麼簡單。但從過去一個月債券市場的發展來看,新的歐元借款已經無需負擔額外成本。
圖:主要貨幣佔全球儲備的比重,紅線為美元,藍線為歐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