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週四大多數亞洲貨幣走勢平淡至低迷,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推遲實施高額對等關稅的計劃僅有有限反應。
但中國人民幣觸及17年來最低水平,因特朗普並未給予中國豁免,反而進一步提高了對中國的關稅。中國3月通脹數據也低於預期。
美元在亞洲交易時段下跌,扭轉了隔夜小幅反彈的趨勢,儘管市場降低了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部分預期。但近期經濟前景仍不明朗,美聯儲3月會議紀要顯示,決策者對通脹上升和增長放緩感到擔憂。
日元在亞洲貨幣中仍是例外,美元/日元匯率下跌0.7%,並保持在六個月低點附近,因持續的避險需求。日元也受到3月生產者通脹數據強於預期的支持,這增加了市場對日本銀行進一步加息的預期。
日本銀行行長植田和男最近也表示,儘管貿易不確定性增加,但央行的加息計劃仍在軌道上。
美元/人民幣在岸匯率升至約7.3511元,達到2007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人民幣貶值發生在美中貿易戰升級之際,特朗普將對中國的美國關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25%。北京方面週三已對特朗普的關稅採取報復,對美國商品徵收84%的報復性關稅。
華盛頓和北京都沒有表現出緩和的意願,中國官員誓言「奮戰到底」。
但中國也被視為放鬆對人民幣的控制,人民銀行連續六個交易日設定較弱的每日中間價。人民幣貶值有助於抵消高額美國關稅的影響,使中國出口產品更便宜。
不過,中國經濟面臨美國關稅帶來的更大阻力。週四早些時候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消費者和生產者通脹收縮幅度超過預期,反映出中美貿易摩擦的部分影響。
更廣泛的亞洲貨幣從特朗普關稅緩和中獲得的緩解有限。澳元/美元匯率——風險偏好的關鍵指標——上漲0.2%,此前本週曾跌至新冠疫情時期的低點。
美元/印度盧比匯率下跌0.4%,從三週高點回落。印度儲備銀行週三降息25點子,強調對美國貿易關稅的擔憂加劇。
美元/韓元匯率上漲0.9%,而美元/新加坡元匯率上漲0.2%。
美元指數和美元指數期貨在亞洲交易時段均下跌約0.2%,在隔夜短暫反彈後回落。
美元仍接近六個月低點,因特朗普關稅及其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增加而大幅走弱。
雖然在特朗普宣布將最新一輪對等關稅的實施延長90天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有所緩解,但市場仍對其政策議程保持警惕,尤其是考慮到他最近在關稅問題上的反覆無常。
與中國的貿易戰升級也給美國帶來持續的經濟阻力,因為中國仍然是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
此文章由人工智能協助翻譯。更多資訊,請參閱我們的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