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首爾4月9日 - 韓國央行今年可能被迫提前或擴大降息,因亞洲第四大經濟體正努力應對美國貿易戰不斷升級造成經濟衰退的風險。
直到最近,各界仍預期韓國央行將在今年底前兩度下調指標利率0.25個百分點,一次在第二季,另一次在第三季。
如今,全球市場崩潰和關稅帶來的前景巨變,意味著韓國央行的下一次降息可能最快在下周到來,未來幾個月可能需要更大幅度放寬政策來重振陷入困境的經濟。
花旗研究(Citi Research)周一將韓國央行下一次降息的預期時點從5月29日提前到了4月17日,而荷蘭國際集團(ING)周五也表示可能將降息預期時點從5月提前到下周。
隨著各國央行將政策重點從對通脹或匯率穩定的擔憂轉向支持經濟活動,對利率的預期也越來越鴿派。新西蘭、印度、菲律賓和新加坡等地央行將在未來一周做出政策決定,預計他們都將放寬貨幣政策。
一位熟悉韓國央行想法的官員表示:“受到上周宣布的25%關稅、以及所有報復性措施的預期後果的影響,我們正在重新評估今年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他所指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宣布的全面關稅,以及韓國央行即將在5月修正季度展望。
這位官員說:“有可能調整寬鬆政策的步伐,這取決於我們對下行風險的判斷。”
韓國對美出口遭課徵25%的關稅,在美國安全盟友之中名列前茅,目前華盛頓正向韓國施壓,要求削減與韓國的557億美元貿易赤字。
對韓國來說,關稅打擊正值敏感時期,在經歷了數月的政治動盪後,韓國正面臨領導層真空。
韓國憲法法院上周裁定總統尹錫悅遭國會彈劾案成立,尹錫悅四個月前試圖實施戒嚴失敗後政局陷入動盪,這使得韓國經濟缺乏明確的政策方向。
政治危機發生之際,韓國公司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增加對美投資並將生產遷往美國。
韓國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周二表示,美國的關稅將對韓國出口商造成 "巨大打擊",包括那些在越南和其他地方生產的韓國出口商,因需求疲軟對這個依賴貿易的經濟體構成威脅。
韓國央行在2月降息,這是該行自10月開始將利率從15年高點下調以來的第三次降息。政府公債價格顯示,投資者預期會進一步放寬政策。對政策利率敏感的三年期政府公債收益率從3月底的2.569%降至2.405%。
韓國央行料將進一步下調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此前韓國央行已於2月將經濟增長率預估從之前的1.9%下調至1.5%。
經濟學家一致認為,關稅的影響及其引發的市場動盪可能會為韓國央行進一步降息打開大門。
花旗銀行研究經濟學家Kim Jin-wook說:“關稅衝擊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負面影響估計表明,降息周期將更加劇烈。”他預計,到2026年底,累計降息幅度將達到150個基點左右,即從目前的2.75%降至1.25%,降息六次,每次25個基點。
雖然匯率壓力對各國央行構成了一定的制約,但目前預計經濟增長仍將是優先考量。
韓元是去年亞洲表現最差的貨幣之一,周一韓元兌美元創下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周二,韓元兌美元匯率報1,472.3韓元。
前韓國央行高級副總裁李承憲表示:“在通脹擔憂和避險情緒的影響下,美元正在走強,這使得韓元面臨下行壓力。”“儘管如此,決策者也需要考慮經濟面臨的日益升高的下行風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