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法蘭克福4月7日 -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引發的全球市場暴跌,鞏固歐洲央行下周再次降息的理由,並支持歐洲央行加快放寬政策的觀點。
經濟學家們表示,關稅引發的預期經濟放緩以及市場波動的影響可能會對價格造成嚴重拖累,其影響很可能會超過歐盟任何報復性措施對通脹的影響。
目前,市場預計歐洲央行將在接下來的兩次會議上進行近兩次降息,並認為從現在到年底將進行三到四次降息。作為歐元區指標的德國公債收益率周一再次下跌,因市場消化歐元區經濟衰退及應對衰退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
雖然歐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們遠未就這一切在長期內意味著什麼達成共識,但市場暴跌使得下周的降息幾乎板上釘釘,而且今年的降息幅度可能會比早先預期的要大得多,同時也不會危及 2% 的通脹目標。
事實上,市場動盪如此之大,現在確實有可能出現經濟衰退,支撐經濟增長可能很快就會成為比通脹更令人擔憂的問題。
百達財富管理的 Frederik Ducrozet 說:"他們必須在每次會議上降息,哪怕只是因為不確定性。長期來看,沒有跡象表明通脹壓力會增加。"
奇波洛內(Piero Cipollone)、維勒魯瓦德加洛(Francois Villeroy de Galhau)和史托納拉斯(Yannis Stournaras)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歐洲央行決策者都呼籲在當前環境下採取更多寬鬆政策,而主要鷹派人物都沒有表示反對。
一些政策制定者在私下場合甚至質疑歐洲央行對於關稅加上歐盟自身的報復措施只會在第一年將經濟增長拉低0.5個百分點的預測,並認為影響會更大。事實上一系列市場動向表明,現在預計經濟會出現衰退。
然而,更鷹派的歐洲央行政策制定者私下表示,央行可能低估了關稅措施對通脹的影響,其對短期價格效應的預測可能有誤。他們認為,關稅意味著貿易減少、新的價值鏈和更高的成本,所有這些都預示著更高的長期潛在通脹,就像全球化之前的幾十年一樣。
**不僅僅是降息?**
歐洲央行長期以來一直表示,降息是其主要的政策工具,但該行還準備了一系列非常規工具,以防市場崩跌演變為全面崩潰。
ING經濟學家Carsten Brzeski說:"我們現在正處於嚴重的修正階段,而不是崩潰,但也有可能演變成全面崩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又要回到普通的危機工具上來,比如:通過購買債券、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或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注入流動性,或許還有加強美元互換額度。"
目前降息是關注焦點,市場預計下周降息 25 個基點,6 月再次降息,年底前再降息一到兩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