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APP訊——週二(9月23日)亞市早盤,現貨黃金高位震盪,一度刷新歷史高點至3748.99美元/盎司。現貨黃金週一上漲1.7%至3,746.47美元/盎司,投資人對聯準會進一步降息的強烈預期,加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引發的持續避險需求,吸引了大量資金湧入黃金市場,推動其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同時,銀價格也創下逾14年新高,顯示出貴金屬市場的整體強勢。
本輪金價上漲最直接的引擎,無疑來自於市場對聯準會將進一步降息的強烈預期。上週聯準會降息25個基點,開啟了自去年12月以來的新一輪寬鬆週期,這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訊號。然而,市場真正的興奮點在於「未來還有更多」。
聯準會內部的「鴿派」吶喊 尤其引人注目。聯準會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公開主張聯儲應“積極降息”,甚至在上週的會議上投下反對票,認為應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他的邏輯在於,當前移民、稅收和監管政策的變化可能已經壓低了美國的潛在利率水平,使得現有貨幣政策「限制性處於較高區域」。
這種激進的聲音,儘管在聯準會內部並非主流——例如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主席穆薩萊姆就謹慎地表示進一步降息空間「有限」——但卻極大地煽動了市場的鴿派情緒。
期貨市場顯示,交易員們押注10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高達90%,這種近乎篤定的預期,大大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
美元走軟的直接助攻隨之而來。美元指數週一下跌0.36%,回吐了上週五全部漲幅,結束三連漲。由於黃金以美元計價,美元的疲軟使得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購買黃金的成本降低,從而擴大了全球範圍內的需求。
本週,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週二的演講和週五的核心PCE通膨數據將成為關鍵驗證點。若鮑威爾釋放溫和訊號或PCE數據表現疲軟,無疑將為這把「降息預期之火」再添乾柴,進一步推動金價。
除了貨幣政策的“糖衣砲彈”,黃金的上漲還有其堅實的“硬核”邏輯——全球不確定性下的避險需求。
Kitco Metals分析師Jim Wyckoff明確指出,俄烏衝突、中東加薩等地緣政治局勢依然搖擺不定,這種持續的緊張感促使投資者將資金投入黃金這一傳統的「避風港」。在政治和經濟前景不明的時期,黃金作為非主權信用的實體資產,其保值和避險屬性顯得特別珍貴。
這種需求是結構性的、持續的,它構成了金價在高位不墜的深層地基,即便短期貨幣政策預期有所波動,這股力量也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黃金的強勢並非孤例,它帶動了整個貴金屬板塊的活躍。白銀創下逾14年新高,表現甚至比黃金更搶眼。這背後有雙重邏輯:一是白銀同樣具備貴金屬的金融屬性,金價走強自然產生比價效應和板塊聯動效應;二是白銀擁有更強的工業屬性,尤其在光伏、新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全球綠色轉型的趨勢為其需求提供了長期想像空間。
分析師指出,當投資人目光從創紀錄的黃金轉向白銀時,後者可能擁有更大的上漲空間。
同時,我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黃金與美股(特別是科技股)出現了同步上漲的罕見局面。美股三大指數連續創下收盤新高,由Nvidia、蘋果等科技巨頭領漲。這通常意味著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理論上不利於避險資產黃金。
但當前市場似乎處於一種「金髮女孩經濟」與「避險擔憂」並存的複雜狀態:一方面,降息預期支撐了風險資產估值;另一方面,對經濟前景潛在的深層憂慮(如勞動力市場風險)又讓投資者不敢完全放棄黃金避險。這種資產價格的同步上漲,反映了市場情緒的複雜與分裂。
然而,市場從未有隻漲不跌的資產。在金價高歌猛進之時,我們必須警惕潛在的回檔風險。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於聯準會政策的實際路徑與市場預期之間的差距。 目前市場對降息的定價顯得非常激進,但聯準會內部顯然存在分歧。多位地區聯儲主席強調抗通膨仍是首要任務,對過快降息持謹慎態度。如果後續經濟數據(特別是就業和通膨數據)表現強於預期,或者聯準會官員(尤其是鮑威爾)出面安撫市場的激進預期,那麼「預期差」的修正可能引發金價的短期劇烈波動。
此外,美國公債殖利率的攀升也值得關注。儘管聯準會降息,但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觸及三週高點,這可能反映了市場對經濟韌性或通膨黏性的另一種判斷。利率的實質水準若維持高位,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持有黃金(這種非生息資產)的機會成本,形成限制。
綜上所述,黃金的歷史性突破,是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地緣政治避險需求、資產配置輪動共同作用的結果。它既反映了市場對聯準會「放水」的渴望,也透露出對全球未來不確定性的深層焦慮。
展望後市,金價的短期走勢將緊密圍繞鮑威爾講話和PCE數據展開,波動性可能加劇。但中長期來看,只要全球降息週期的大門已經開啟,地緣政治的陰霾未能消散,黃金的牛市根基就依然牢固。
本交易日將出爐歐美國家9月PMI數據,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等官員將發表講話,投資人需要重點關注。
(現貨黃金日線圖,來源:易匯通)
北京時間07:45,現貨黃金現報3,748.30美元/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