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DOLAN專欄》德國打破財政鐵律,歐盟需鬆綁債務規則順水推舟

路透社2025年4月1日 07:25

- 德國擴大預算的需要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歐盟的債務準則,這是自26年前歐元誕生以來的第一次。

德國今年戲劇性地決定匆忙通過歷史性的財政改革,為國防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大規模支出讓路,這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德國到底能提供多少刺激措施而不違反歐盟的規定。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歐元區長期以來設定的債務/國內生產總值(GDP)"參考比率"(60%)可以而且應該提高到90%,以確保不會有任何事情阻礙德國增加支出,因為現在人們認為,這種擴大支出對於支持整個地區竭力自衛和應對與美國迅速升級的貿易戰是必要的。

這些經濟學家也認為,改善長期成長前景與堅持可能過時的公共債務目標一樣,都有助於使較高的公共債務可以持續。甚至連信用評級機構在評估德國取消自我設定的 "債務剎車 "的潛在影響時,也同意這一點。

歐洲智庫布魯蓋爾(Bruegel)主任Jeromin Zettelmeyer上周指出,如果債務增加的同時增長潛力也得到提高,那麼德國的舉措在未來十年內應該是可持續的。

但即便如此,德國的債務/GDP之比也很可能要上升到 100%。而目前的情況是,這違反了歐盟的規定。

Zettelmeyer寫道,"為了允許德國增加支出,規則可能必須改變,例如將債務的'參考值'從占GDP的60%提高到90%。這將由德國的政策變化引發,這令人遺憾。但這對整個歐洲都有好處。"

**德國的轉變**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歐盟預算目標的轉變竟然是在德國的要求下進行的,而德國是1990 年代末此類嚴格規則的主要發起者,並在此後的幾年中一直是主要執行者。

歐元的創始條約馬斯垂特條約於1992 年簽署,此後成員國開始就配套的預算規則達成一致,最終形成了1997年簽署的所謂的穩定與增長公約(SGP)。

SGP規定成員國應將年度預算赤字控制在年產值的 3% 以內,以維持整體債務/GDP比率可持續,並努力達到60%的參考比率。

當歐元於1999年推出時,11個成員國中除兩個國家外,債務/GDP之比為60%或低於60%。意大利和比利時的債務/GDP之比都超過了 100%,但仍獲淮加入。

但如今,在現有的27個歐元成員國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國家通過了這一測試,意大利、法國、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的債務占GDP的比例超過了 100%。

去年,歐元債務/GDP的總體比例為 88%,略低於現在討論的90%的參考比率。

相對而言,歐盟的整體揮霍程度仍低於全球許多國家。美國的債務/GDP之比超過120%,日本超過260%,英國也即將超過100%。

歸根結底,在德國債務煞車剛解除的情況下踩下歐盟債務煞車只會適得其反。另一方面,將已經含糊的債務目標提高到90%似乎更有意義。(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Tradingkey

相關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