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3月27日 - 澳元的風險代理貨幣地位正在經受特朗普2.0時代的考驗,這位美國總統的保護主義政策迫使市場重新思考長期以來的假設。
隨著全球走出金融危機,澳元作為風險情緒代言人的角色已根深蒂固,最初是作為“中國替代品”,因為中國市場具有封閉性,而澳洲與中國又有著緊密的貿易關係。現在,“交易中國”有了更直接的選擇,但澳元仍保留了其廣泛的風險代理作用。
特朗普貿易關稅接二連三地出台,導致美國滯脹風險越來越大。經濟增長放緩與通脹黏性合體形成一大挑戰,因為貨幣政策會失去效力,很難想像還有比這更不利於美元的情況了。
美國政府的債務狀況不會消失。每次債務上限問題迫在眉睫時,市場都會給予認真(但稍縱即逝)的關注。按下“打盹”鍵不是長久之計。當中國停止購買美國公債時,真正的麻煩才會開始,而這個現實對美元並不友好。
美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惡化,中國肯定能漁翁得利。依據當前的假設,對美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關稅可能不會對中國產生災難性影響。即使這一數字減半,也不會摧毀一個每年增長5%的經濟體。中國的恢復能力將對澳元產生積極影響。
此外美國對澳洲有貿易順差,比起其他國家,美國針對性的關稅對澳洲的影響相對較小。
如果澳洲好好把握其與美國之間合理獨特的貿易地位,同時保持與中國的緊密聯繫,那麼儘管貿易關係緊張,澳元/美元仍將保持強勁。外匯市場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相對價值--在全球經濟陷入困境的情況下,問題就變成了:哪種貨幣最不糟糕?如果答案是澳元,那麼它的風險代理地位將成為歷史。
更多匯市簡訊請點擊 FXNEWS/CN
(James Connell是路透的市場分析師。以上內容僅代表其個人觀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