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五於巴西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會議上,日本副財務大臣神田正人(Masato Kanda)再次強調,日本必須應對投機者在外匯市場造成的 "過度波動"。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外匯分析師邁克爾-普菲斯特(Michael Pfister)指出,這些言論表明,外匯市場有時是由投機者推動的,匯率變動從根本上是不合理的。
對政策制定者來說,“過度”實際上是什麼節奏? 4 月底,當日本財務省(MOF)下令幹預時,似乎已經超過了可接受的速度。在 4 月的最後一周,美元/日元上漲了近 2.3%,並在下一周開始時繼續無縫上升。等到政策制定者做出反應時,日圓已經貶值了略高於 3%(這顯然太過分了)。
然而,如果我們看看最近幾週的走勢,就會發現匯率與 4 月底時一樣波動劇烈,但日本外務省不太可能採用相同的標準。由於日本外務省認為日圓從根本上被低估,因此升值與貶值不是同一個問題。
然而,當貶值才是決策者的眼中釘時,他們就不應該談論“過度波動”。當然,當財政部介入時,也會引發更大的波動。 4 月底的貶值之後是一週的極度升值,緊接著又是一次大幅貶值。因此,如果這不是過度波動,我不知道什麼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