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亞市,歐元/日圓叉盤延續了本周初以來的急劇下跌走勢,跌至 5 月 6 日以來的最低水平 165.40 附近。
日本央行(BoJ)可能在下週即將召開的政策會議上再次加息的預期迫使投資者繼續平倉看跌日圓(JPY)的押注。此外,隔夜美股暴跌且亞洲市場疲軟也反映了風險規避情緒,這進一步有利於日圓的相對避險地位,並打壓歐元/日圓叉盤連續第五日震盪走低。
在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維持的背景下,週三公佈全球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疲軟,降低了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偏好。同時,漢堡商業銀行初步調查顯示,歐元區經濟狀況全面疲軟,這再次印證歐央行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的悲觀看法。
此外,歐元區通膨率將持續下降的預期也為歐洲央行 9 月降息敞開了大門。這因此又打壓歐元,並導致歐元/日圓叉盤更為承壓。除此之外,前一天歐元/日圓跌穿 100 日簡單移動均線 (SMA) 之後出現技術性賣盤也可能是造成下跌的原因。
儘管如此,日線圖相對強弱指標已出現略現超賣,激進的看跌交易者應謹慎行事。因此,在關鍵的日本央行會議召開之前,謹慎的做法是等待歐元/日圓短期盤整或小幅反彈後再對歐元/日圓進一步下跌設立部位。同時,交易者將從週四公佈的德國 Ifo 商業景氣指數中獲得線索。
日本的中央銀行是日本央行,負責制定日本的貨幣政策。日本央行任務是發行紙幣,進行貨幣和金融管制,以確保物價穩定,即實現 2% 左右的通膨目標。
日本央行自 2013 年起開始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以便在低通膨環境下刺激經濟和推動通膨。日本央行的政策以量化和質化寬鬆(QQE)為基礎,即印鈔購買政府或企業債券等資產,以提供流動性。 2016 年,日本央行加倍推進其策略,進一步放寬政策,先推出負利率,然後直接控制 10 年期公債的殖利率。
日本央行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導致日圓兌主要貨幣貶值。最近,由於日本央行與其他主要央行之間的政策分歧越來越大,導致這一過程加劇,這些央行選擇大幅提高利率來應對維持數十年的高通膨水平。日本央行壓低利率的政策導致日圓與其他貨幣的匯率差不斷擴大,拖累日圓貶值。
日圓貶值和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導致日本通膨水準上升,並已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 2% 的目標。不過,日本央行認為,持續穩定地實現 2% 的目標還遙遙無期,因此突然調整目前政策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