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回答國會提問時表示,日本經濟正朝著保護物價目標前進。上田也表示,由於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他將以緊迫感密切關注市場動向。
認為股市將從 8 月中旬開始反彈。
調整對美國經濟的過度擔憂。
將以高度緊迫感監控市場。
認為金融市場處於不穩定狀態。
7 月升息與日本央行的經濟預期相符。
強調需要清晰傳達銀行政策。
將保持謹慎溝通。
截至發稿時,美元/日圓當日下跌 0.11%,報 146.12。
日本的中央銀行是日本央行,負責制定日本的貨幣政策。日本央行任務是發行紙幣,進行貨幣和金融管制,以確保物價穩定,即實現 2% 左右的通膨目標。
日本央行自 2013 年起開始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以便在低通膨環境下刺激經濟和推動通膨。日本央行的政策以量化和質化寬鬆(QQE)為基礎,即印鈔購買政府或企業債券等資產,以提供流動性。 2016 年,日本央行加倍推進其策略,進一步放寬政策,先推出負利率,然後直接控制 10 年期公債的殖利率。
日本央行實施大規模刺激政策導致日圓兌主要貨幣貶值。最近,由於日本央行與其他主要央行之間的政策分歧越來越大,導致這一過程加劇,這些央行選擇大幅提高利率來應對維持數十年的高通膨水平。日本央行壓低利率的政策導致日圓與其他貨幣的匯率差不斷擴大,拖累日圓貶值。
日圓貶值和全球能源價格飆升導致日本通膨水準上升,並已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 2% 的目標。不過,日本央行認為,持續穩定地實現 2% 的目標還遙遙無期,因此突然調整目前政策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