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Figma(FIG):超越炒作與花俏的新聞報導

TradingKey2025年8月18日 06:03

(fig-price-chart)

(fig-price-chart)

來源:TradingView

投資論點

TradingKey - Figma(FIG)在某些方面展現了其堅實的基礎-深入滲透《財星》500強客戶、創紀錄的高毛利率,以及仍處於早期階段的商業化進程。然而,競爭格局難以預測,涉及大型現有企業、新興同業以及大型AI規模化公司。我們預計,隨著季度財報陸續發布,未來數月股價波動性將加劇。

Figma 究竟做什麼?

Figma 是一款設計軟體,提供多種工具,主要用於創建使用者介面(UI)和產品開發。Figma 的主要產品類別包括:

Figma Design 和 FigJam:这是 Figma 的原始產品。类似于Google Docs,但专为设计师设计。它允许多位设计师同时协作完成项目。这些工具解决了产品创建周期中同步、沟通和协调方面的问题。

開發者工具:DevMode是一款將開發者引入產品創建週期的工具;透過促進開發者與設計師之間的順暢協作,該工具彌合了工作方式和產品理解完全不同的團隊之間的鴻溝。

擴展產品:隨著 Figma 的發展,其目標不僅限於產品創作,而是透過輔助展示、行銷和網站建設,掌控整個價值鏈。 (fig-products)

來源:公司官網

Figma 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原生於網頁的平台特性,與已成主流的桌面端產品管理工具形成鮮明對比。此外,Figma 的協作特性允許多用戶同時使用,這使得產品流程能夠向組織內的各個團隊開放。目前,在 1,300 萬用戶中(包括免費用戶和付費用戶),有 67% 並非設計師。

總體而言,產品創建一直是一個涉及不同目標和想法的各方參與的過程。這導致了大量低效,而 Figma 的主要目標是透過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

此外,與其他解決各種問題的軟體不同,Figma 專注於解決與產品相關的問題,而產品是每家公司最核心的部分,因為它是公司與客戶之間的連結點。

財務亮點

Figma的商業模式與SaaS產業典型模式一致,提供基礎免費方案及功能更豐富的付費層級。 Figma依使用者(席位)計費。

目前管理階層僅揭露一個業務板塊,但已公開地域收入數據,其中美國市場佔總銷售額的47%。

(fig-income-statement)

來源:Figma招股說明書

(fig-income-statement)

來源:Figma招股說明書

Figma的營收成長目前超過40%,這得益於客戶獲取和漲價能力。

在獲利能力方面,Figma的毛利率令人羨慕,達到90-92%,即使是頂級科技公司也難以企及(Adobe過去10年的平均毛利率約為87%)。這充分證明了其商業模式的可擴展性。 2025年第一季的營業收入僅佔總營收的17%,但這在該成長階段屬於正常現象,因其需要投入大量研發和行銷支出。  

Figma的另一個優勢是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持有$15億美元現金及有價證券,且無任何帶息債務。

然而,這些財務數據不足以準確描繪Figma未來的發展前景,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分析其所在市場中的潛在機會。  

了解產業及成長潛力

altText

來源:Figma招股說明書

推動Figma成長的關鍵因素包括:

滲透率:目前95%的《財星》500強企業正在使用Figma——這驚人的數字充分證明了該公司工具的品質水準。然而,在45萬名付費用戶中,只有1.1萬用戶每年支出超過$10,000,而支出超過$100,000的用戶僅有1,000——這表明貨幣化程度較低。

該公司揭露的淨美元留存率為132%,這意味著老客戶平均比去年多花32%。作為參考,Palantir的淨美元留存率為125%。未來營收成長主要將來自願意付費的大型企業,而Figma將逐步升級其產品。然而,隨著他們逐步進行升級銷售,他們將與競爭對手直接對抗。

Figma值得一提的另一個策略是積極在教育領域推廣自身。透過提供特殊免費教育計劃,他們在設計師職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吸引年輕設計師,形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可以輕鬆從設計學校轉移到工作場所,並透過付費計劃實現。

那麼,競爭環境如何?

SaaS 領域的激烈競爭並非新鮮事,而 Figma 在不斷擴展新產品和工具的過程中,將面臨大量競爭。競爭對手可分為三類:

大型現有企業(低威脅):微軟Adobe 等公司规模远大于 Figma,且核心业务领域与 Figma 差异显著。然而,它们确实提供与 Figma 工具存在重叠的产品。一方面,这些公司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客户网络,但另一方面,它们的关注点往往分散在众多服务和业务线中。大型公司拥有作为现金牛的传统产品,但随后发布的新产品往往不够优化,但大型公司倾向于将所有产品捆绑在一起,这使得客户更容易采用它们。我们认为,那些认真对待产品设计的公司愿意为 Figma 工具支付更高费用,因为这有助于他们在产品开发这样重要的环节中优化流程。

新興競爭對手(高威脅):Canva水果 等公司與 Figma 的商業模式最為接近,因為它們都試圖在整個生產週期中建立類似的生態系統,且均為基於雲端的協作工具。這兩家公司已在企業市場中擁有穩固的滲透率,而Canva已實現$30億ARR。  

Figma面臨的主要挑戰不僅在於透過工具品質超越這些競爭對手,還需維護多年來累積的品牌份額。  

AI擴充者(高威脅): 在生成式AI的營銷應用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這可能與Figma提供行銷和內容創作工具的努力直接衝突。

整體而言,我們不能低估Figma的優勢,但面對來自不同背景的複雜競爭環境,將其視為市場主導者過於樂觀,這在我們的情境分析中有所體現(「看漲」假設未來市佔率不超過50%)。

(fig-competition)

Figma 是否被高估?

為了評估 FIG 的價值,我們需要對其總可尋址市場(TAM)進行估算。這並非一項簡單的任務,但對 Figma 所處市場規模的初步估算,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我們彙整了 Figma 主要營運市場的規模,得出截至 2024 年的總 TAM 為 $250 億美元。

altText

來源:各類產業報告

以下我們基於TAM成長、市佔率取得、利潤率及本益比等因素,建構了三個情境:

altText 

來源:TradingKey

熊市情境下僅$230億美元的市值似乎過於悲觀,因為Figma在2022年科技業整體低迷、高利率和通膨壓力下仍被估值為$200億美元,因此我們認為除非Figma犯下重大戰略錯誤,否則不會觸及這一低點。

由於該公司兩週前剛完成IPO,股價仍較為波動。隨著公司開始公佈季度財報,進一步的股價下跌可能就在眼前。管理層已警告稱,由於研發和現場銷售團隊的支出增加,利潤率將面臨壓縮。

風險

競爭仍將是最大的風險,因為Figma將在幾乎所有領域(設計、行銷、網頁建置)與其他玩家(無論是小型或大型)競爭。 Figma必須確保未來產品維持極高品質,以提升整個Figma平台的使用者黏性。若未能實現這一點,用戶可能轉向其他替代方案。

另一個潛在風險是人工智慧(AI)投入不足。雖然Figma擁有AI驅動工具如Figma Make和Figma AI,但其招股說明書中並未充分強調AI的顛覆性潛力。目前難以預測AI在設計/產品領域的普及軌跡,但生成式AI工具的品質正變得愈發成熟,這一趨勢已然顯現。

人工智慧的問題在於它也是一把雙面刃。一方面,人工智慧功能可以提升設計和產品流程,並使其面向更廣泛的受眾,但另一方面,人工智慧可能會使設計概念商品化,削弱其創造性部分。

Popular Investor(CH)

立刻體驗

審核Huanyao Fang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