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國人對政府的各種職能都產生了質疑。
例如,民調顯示,大多數人對美國大選是否自由、公正有懷疑。
有些人認為,聯邦司法系統已被當作武器,用來對付政治反對派。
從兩週前開始,一大群人開始懷疑備受推崇的特勤局是否值得信任,能夠保護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只要人們質疑政府官員的可信度或動機,他們就應該記住也要對官方經濟數據保持懷疑。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週五公佈國內生產毛額初值。這是個意外的數據。美國經濟成長遠超預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成長率為2.8%,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1.9%,是第一季1.4%的兩倍。
結合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幾個關鍵數據點,美國經濟的前景確實十分樂觀。
據悉,過去幾年中,每月新增就業人數約 25 萬,失業率一直穩定在歷史低水準附近。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示通膨已恢復控制。
對美國人而言,接受這種經濟幸福狀態所面臨的挑戰在於,越來越多的公私企業數據與官僚的說法相衝突。
不幸的是,質疑政府統計數據的完整性仍然成為禁忌,至少在《華爾街日報》和其他企業財經媒體上是如此。
《華爾街日報》最近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借款人處境更加動盪》的文章。文章的前兩段重申了官方的說法,即美國經濟強勁,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消退。然後,作者列舉了大量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陷入嚴重困境。
家庭越來越依賴信用卡債務,但信用卡債務利率卻一路飆升。
平均餘額遠高於兩年前,信用卡拖欠率自 2011 年以來首次超過 3%。汽車貸款也是如此。銀行以自 2011 年以來最高的比率註銷汽車貸款。
17% 的美國人持有帳單,無論是汽車付款、水電費或上個月未付的月租/抵押貸款。
去年秋季還款暫停期結束後,約有 40% 的學生貸款申請人錯過了首次還款。
美國並沒有躲過經濟衰退的子彈。提出這項說法的人似乎都是政府工作人員,或是那些不加質疑的企業媒體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