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分析師帕尼吉爾佐格魯(Panigirtzoglou)在週三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圍繞代幣化的炒作尚未吸引到太多的機構採用。
根據摩根大通的尼古拉斯·帕尼吉爾佐格魯(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週三的報告,資產代幣化趨勢仍然落後於預期,並未引起傳統金融機構的強烈關注。
報告指出,圍繞該領域的許多炒作受到加密原生公司的影響,而傳統銀行的努力很少。
帕尼吉爾佐格魯表示:"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銀行或客戶正在從傳統銀行存款轉向區塊鏈上的代幣化銀行存款。"
他補充說,儘管像黑石(BlackRock)的BUIDL和Broadridge的分佈式賬本回購(DLR)平台等倡議提供了效率提升,但在規模方面仍然不足。
報告還強調,許多傳統金融公司正在通過金融科技加快結算時間,而區塊鏈仍在努力趕上當前的交易速度。
帕尼吉爾佐格魯補充道:"在我們看來,除了監管和法律障礙外,代幣化的這一令人失望的局面也反映出傳統投資者迄今為止並未看到其必要性。"
他進一步解釋說,有限的採用與投資者的懷疑態度有關,因為許多傳統機構對區塊鏈的透明度仍持謹慎態度。因此,機構對加密貨幣的興趣主要限於比特幣的投資。
該報告是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啟動的"項目加密"(Project Crypto)倡議之後發布的,該倡議旨在現代化證券法規,以使美國金融市場能夠上鏈。
包括Bitwise首席投資官馬特·霍根(Matt Hougan)在內的幾位加密行業專家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數萬億美元流入鏈上經濟。
儘管前景謹慎,摩根大通在過去幾個月通過與Ondo Finance和Chainlink的合作,已在其Kinexys區塊鏈上測試代幣化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