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ristine Kim,Galaxy;編譯:鄧通,金色財經
本報告深入探討了加密積分的歷史、工作原理、多年來使用積分激勵用戶活動的主流 dapp,以及有關積分在美國法律和法規下的合法性的懸而未決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基於區塊鏈的應用程序通過積分激勵用戶活動。積分是一種遊戲化機制,通過該機制,用戶可以根據 dapp 開發團隊設定的標準衡量並獲得其在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 或服務上的活動獎勵。Dapp 開發人員可以設計一個積分系統來鼓勵其應用程序上特定類型的行爲和活動,特別是在發佈初期,以引導用戶並提高應用程序的參與度。用戶之所以有動力收集積分,主要是因爲他們預計未來他們的積分會轉換成代幣。
到目前爲止,dapp 發行的積分沒有貨幣價值,而代幣通常有。非同質化代幣 (NFT) 市場 Tensor 和 Blur 等應用程序已使用用戶持有的積分數量來確定他們可以通過季節性代幣空投獲得的代幣數量。然而,積分的發行歷來並沒有保證轉換成代幣或貨幣價值(或轉換率),這是造成美國積分發行法律不確定性的因素之一。加密積分計劃合法性不明朗的另一個原因是,確保所有積分計劃在美國公平進行的政策和規則仍不明確。本報告還將探討主要由信用卡網絡和零售品牌推動的積分計劃的一般合法性。
積分是“空投”的下一個發展方向。空投是指使用 dapp 的明確目的是獲得未來代幣獎勵。空投接收者通常不能保證他們的使用會轉化爲代幣獎勵,但多年的意外代幣空投(例如:Uniswap 和 ENS)導致大量個人使用協議只是基於未來會有空投的假設。這種用戶活動的激增導致許多加密服務和應用程序(如 OpenSea、MetaMask、Obol 等)發佈公告,重申他們不打算發行代幣,並警告其用戶提防虛假宣傳代幣發行的騙局。儘管有這些公告,但這些平臺上仍然不乏空投接收者對尚未發行代幣的 dapp 進行投機和索要代幣。
從歷史上看,空投挖礦一直是加密貨幣行業中利潤豐厚的活動,可以爲挖礦者帶來高額回報。以太坊上幾乎所有的第 2 層 (L2) 協議都向早期用戶空投了新鑄造的代幣,例如那些將資產橋接到 L2 或在那裏發送交易的用戶:
Arbitrum 於 2023 年 9 月 24 日向其平臺用戶空投了 11.62 億個 ARB 代幣。
Starknet 於 2023 年 10 月 30 日向其平臺的早期貢獻者空投了 100 億個 STRK 代幣。
Optimism 於 2024 年 2 月 20 日在第四輪空投中向其平臺上的 NFT 創作者空投了 1000 萬個 OP 代幣。
空投在加密貨幣領域已經無處不在,而不僅僅是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橋接協議 Wormhole 和數據可用性 (DA) 平臺 Celestia 是其他進行空投的知名加密貨幣項目的例子,它們分別向用戶獎勵 6.78 億和 6000 萬個原生代幣。
當一個項目宣佈空投時,他們通常還會公佈空投的資格標準,這通常會獎勵項目的早期用戶或貢獻者。以 Celestia 的 TIA 空投爲例,該空投於 2023 年 10 月 17 日結束,該標準還獎勵了競爭對手數據可用性層的貢獻者和用戶,以激勵這些用戶放棄現有的 DA 解決方案(例如以太坊),並選擇使用 Celestia 作爲替代 DA 解決方案。
鑑於空投的資格標準通常與空投本身同時宣佈,如果用戶在空投宣佈時尚未滿足標準,他們很可能沒有資格獲得任何獎勵。爲了確保資格,空投接收者通常會參與早期加密項目的所有類型的活動,根據項目的性質,這些活動可能包括加入 Discord 頻道、爲 GitHub 存儲庫做出貢獻、提交鏈上交易、交換、橋接或在 dapp 上鎖定資產。
如果項目沒有確認空投並公佈代幣分配的資格標準,那麼項目的參與度通常會逐漸下降。對於那些啓動積分計劃但推遲宣佈如何在 dapp 上兌換或使用積分的項目來說,情況也是如此。積分發布可以要求用戶遵循 dapp 開發人員創建的指南,並根據這些規則與 dapp 互動。通過積分,開發人員可以明確鼓勵和阻止某些類型的用戶行爲。dapp 參與的遊戲化是積分計劃的主要優勢之一。
然而,積分計劃的主要缺點是其不透明性。加密積分計劃通常首先向用戶提供積分,然後再告訴用戶重要細節,例如如何兌換積分、兌換什麼類型的獎勵以及何時兌換。這通常會引發對協議及其潛在空投的更多猜測,而早期的空投發佈形式中,用戶無法表明自己相對於其他用戶的地位。此外,由於某些積分計劃的模糊性,積分發布也可能與空投發佈活動難以區分。
爲了更深入地瞭解這些優點和缺點,我們將研究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間推出的五個加密積分計劃的細節,從這一時期最早推出的 Tensor 積分開始。
Tensor 於 2022 年 7 月推出,是一個建立在 Solana 區塊鏈上的非同質化代幣 (NFT) 市場。2022 年 9 月,Tensor 團隊推出了積分計劃,這是加密貨幣領域最早推出的同類計劃之一。如果用戶的 NFT 交易量達到至少 500 SOL,並且沒有進行刷量交易或高價交易來增加交易量,則可以在 Tensor 積分計劃的第 1 季中獲得積分。第 1 季於 2023 年 3 月 6 日結束,符合條件的用戶可以用積分兌換由 Tensor 團隊發行的 NFT,即 Tensorians。
在積分計劃的第 2 季中,Tensor 團隊引入了“忠誠度”的概念。爲了增加用戶通過積分獲得的 NFT 的稀有性,用戶需要避免在 Tensor 之外的其他市場上架他們的 NFT。這種獎勵用戶市場獨佔性的標準後來促使其他 NFT 市場(如 Blur)在其後續積分計劃中採用類似的要求。與第 1 季一樣,參加第 2 季的 Tensor 用戶沒有被告知如何兌換積分的詳細信息,儘管有人猜測本季的積分可能會兌換爲 Tensor 治理代幣。
Tensor 第 2 季於 2023 年 7 月 29 日結束。積分不能兌換代幣。但是,Tensor 積分計劃的第 3 季於 2024 年 4 月 2 日結束,並確實導致了 $TNSR 治理代幣的空投。如上圖所示,正是在這一季,Tensor 的交易量創下了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在第 3 季,Tensor 團隊通過創建獨特的推薦代碼來跟蹤推薦活動,爲用戶推薦引入了額外的標準。就像使用積分換取忠誠度一樣,推薦積分已成爲許多加密積分計劃的共同標準。
爲了防止參與者想方設法誇大自己的收入,Tensor 團隊還取消了參與者在第三季中實時查看自己賬戶中累積了多少積分的功能。Tensor 團隊用於記錄用戶積分的鏈下和私人會計模型是所有加密積分計劃的普遍規範。積分與空投不同,因爲它們不在區塊鏈上發行或記錄,因此,未經積分發行者的許可,無法獲得、轉讓或兌換。這也是爲什麼積分不應該具有任何貨幣價值的原因,因爲從技術上講,這些積分不能用於發行者設定的用途之外的任何目的。
2024 年 4 月 2 日,Tensor 團隊啓動了積分計劃的第 4 季,預計將向用戶獎勵 Tensorian NFT 和 Tensor 治理代幣。目前尚不清楚 Tensor 的第四個積分季何時結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結果不符合用戶期望,更改積分累積標準可能會給項目帶來負面影響。由於 TNSR 空投引發爭議,Tensor 團隊修改了第 4 季的標準,以安撫其平臺的高級用戶。
總之,Tensor 積分計劃說明了賺取加密積分的常見標準,這些標準通常包括但不限於:
使用平臺;
避免使用其他競爭平臺;
通過推薦代碼引導其他用戶使用該平臺。
Tensor 積分計劃還重點介紹了其他加密積分計劃中常見的其他功能。它們包括:
積分累積的鏈下記錄;
積分兌換細節延遲公佈;
每個賽季積分累積和兌換的標準都會發生變化。
在 Tensor 推出第一季積分計劃一個月後,另一個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 NFT 市場 Blur 也推出了類似的積分計劃。Blur 的積分計劃與市場首次亮相同時推出,併爲在其新推出的平臺上進行交易的用戶提供獎勵。Opensea 等其他競爭對手 NFT 市場的用戶也自動獲得積分,他們可以通過在 Blur 上完成交易來增加積分。Blur 團隊在其積分計劃的第一季中表示,這些積分最終將可兌換爲 BLUR 代幣,但團隊並未具體說明兌換時間或如何將積分兌換爲代幣。
Blur 平臺在推出後的最初幾周內立即獲得了高使用率,交易量是 OpenSea 等現有平臺的 4 倍。
從 2022 年 10 月 Blur 發佈到 2023 年 2 月 BLUR 代幣發佈,共分發了 3.6 億個積分。2 月份積分計劃的結束開啓了新一季的積分,Blur 團隊指定該積分將專注於用戶的“忠誠度分數”。與 Tensor 一樣,Blur 積分計劃第 2 季的積分賺取標準之一是要求用戶不得在任何其他競爭對手平臺上列出他們的 NFT 進行銷售。在兩次推遲積分季結束後,Blur 團隊於 2023 年 11 月結束了積分計劃的第 2 季。目前尚不清楚 2 月至 11 月期間向用戶分發了多少積分。然而,在第 2 季結束時,3 億個 BLUR 代幣(當時價值約 1.07 億美元)被空投給用戶,其中一名用戶從第 2 季積分計劃中兌換了價值約 1120 萬美元的 BLUR 代幣。
第 2 季結束後,Blur 積分計劃第 3 季拉開帷幕,該計劃最近於 2024 年 6 月 26 日結束。截至 2024 年 7 月 8 日,該平臺正處於第 4 季的陣痛之中。Blur 的開發團隊宣佈,第 4 季結束時將向 NFT 交易者分配 5 億 $BLAST 代幣。本報告後面將詳細介紹 Blast 積分計劃。
Blur 積分計劃與 Tensor 積分計劃具有許多相同的特徵。但是,並非所有積分計劃都明確說明最終將積分兌換成代幣,我們將在本報告的下一節中討論 Friend.tech 積分。
Tensor 和 Blur 積分計劃的成功啓發了其他加密項目採用類似的模式來鼓勵用戶參與。Friend.tech 是一款基於第 2 層 (L2) 協議 Base 構建的去中心化社交媒體應用程序,與積分計劃同時推出。Friend.tech 團隊於 2023 年 8 月宣佈,在平臺推出後的前六個月內,用戶將根據每週五在平臺上的活動獲得空投積分。當時,該團隊表示,他們將在 2023 年 8 月至 2024 年 3 月期間分發 1 億積分。這些積分預計將在平臺上有“未來用途”,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積分在 Friend.tech 上的具體用途。該團隊表示,積分的積累是在“鏈下”爲用戶記錄的,除了“像平常一樣”使用他們的應用程序外,沒有其他賺取積分的具體方法。
Friend.tech 積分計劃有兩個特點與 Tensor 和 Blur 積分計劃不同。首先,Friend.tech 開發團隊最初沒有表明用戶賺取的積分以後可以兌換 dapp 發行的代幣。其他一些加密積分計劃也模仿了這一特點,例如加密錢包 Rainbow 和重新質押協議 EigenLayer 的積分計劃。Friend.tech 和 EigenLayer 的積分計劃最終都爲其用戶推出了代幣空投,這將在本報告後面詳細討論。截至 2024 年 7 月 8 日,Rainbow 上的積分效用仍然不明確。其次,Friend.tech 團隊沒有指定任何賺取積分的詳細標準,這意味着 Friend.tech 開發人員沒有使用積分計劃來鼓勵或阻止他們 dapp 上的某些類型的行爲,例如 Tensor 和 Blur 開發人員。積分主要用於通過遊戲化任何和所有 dapp 交互(即購買/出售/持有其他用戶的密鑰或在您自己的 Friend.tech 聊天中活躍)來鼓勵應用程序的普遍參與。
Friend.tech 在 2023 年 8 月推出後的增長令人印象深刻。Friend.tech 的用戶羣在 3 個月內增長了 416 倍,該應用程序創造了超過 2700 萬美元的收入。然而,正如 Galaxy Research 報告所述,最初活動激增的驅動力是對 Friend.tech 代幣空投的預期。由於 2024 年初 Friend.tech 團隊沒有空投的跡象,用戶活動暫時下降,然後在 4 月下旬回升。2024 年 4 月 26 日,該團隊宣佈已完成用戶鏈上活動的快照,表明空投即將到來。
FRIEND 空投於 2024 年 5 月 3 日正式進行,同時該應用程序進行了“V2 升級”,引入了新功能,例如 BunnySwap(Friend.tech 資產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和 Clubs(Friend.tech 頻道的一種新類型,用戶可以與其他內容創建者共同擁有)。據報道,自 5 月 3 日以來,用戶已領取了 8100 萬枚 FRIEND 代幣。如下圖所示,該代幣的價格自首次亮相以來大幅下跌:
由於加密積分計劃的不透明性,它們通常會像常規空投一樣爲 dapp 的代幣發佈創造期待和期望。無論用戶是在發佈積分還是爲了空投而與 dapp 互動,鏈上活動的動機都是相同的,而且往往是短暫的。積分計劃通常不會在代幣發佈後提高用戶保留率或代幣價格穩定性。
Blast 是一個參與 ETH 質押並向 L2 用戶返還質押收益的 L2。Blast 由 Blur 的匿名創建者“Pacman”創立,於 2023 年 11 月 20 日宣佈。隨着項目的揭幕,Blast 團隊還宣佈了“早期訪問”用戶可以獲得 Blast 積分的標準和時間表。正如 Blast 團隊在推文中所說,“早期訪問僅限受邀者,加入的每個人都將獲得 Blast 積分獎勵。”
如果您被 Blast 團隊或現有的早期訪問積分計劃成員邀請參與早期訪問積分計劃,您可以在 Blast L2 正式主網啓動之前將資產橋接到 Blast L2。早期訪問用戶根據他們橋接到 Blast 的次數以及他們使用其唯一推薦鏈接邀請加入該計劃的用戶數量累積了更多積分。
Blast 積分計劃與 Tensor 和 Blur 積分計劃有許多相似之處。所有三個積分計劃都會獎勵與 dapp 互動的用戶和用戶推薦。此外,所有三個積分計劃都明確說明了如何使用積分作爲未來代幣空投標準的一部分。Blast 文檔指出:“50% 的 Blast 空投將分配給 Blast 積分。您的錢包將根據您的 ETH/WETH/USDB 餘額自動在每個區塊賺取積分。這會實時反映在您的 Blast.io 空投儀表板上。”
2024 年 2 月 29 日,Blast 在主網上線,積分計劃的早期訪問階段結束。如下圖所示,自早期訪問積分計劃結束以來,Blast L2 的新存款急劇減少至接近零,此後缺乏持續的激勵措施來讓積分接收者繼續參與 dapp。
在早期訪問積分計劃結束時,Blast 團隊並未立即宣佈有關將 Blast 積分兌換爲代幣的更多細節,例如將發行多少代幣以及即將空投的另外 50% 的分配標準。2024 年 6 月 26 日,Blast 團隊終於推出了 $BLAST 代幣,並允許用戶將他們的積分兌換爲代幣。在撰寫本文時,Blast 正處於第二個積分賽季的陣痛中。
值得注意的是,Blast 和 Blur 的創始人在兩種協議的積分計劃之間創造了協同效應。對於 Blur 積分計劃的第 3 季和第 4 季,Blur 用戶最終可以將積分兌換成一定數量的 BLAST 代幣。正如 Blur 團隊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所述,“Blur 第 4 季由全棧鏈 Blast 提供支持。第 4 季已分配 5 億 $BLAST。第 4 季將於 2025 年 6 月結束(共 12 個月)。”向參與兩種不同加密協議的用戶發放積分是一種做法,我們將在本報告的下一部分詳細介紹 EigenLayer 積分計劃。
最新的積分計劃推動了加密貨幣領域的活動,併爲其他加密貨幣項目創造了推出自己的積分計劃的機會,該計劃就是再質押積分。再質押積分由 EigenLayer 團隊創建,是授予將流動性(即資產)鎖定在 EigenLayer 協議中的用戶的積分,EigenLayer 協議是一種基於以太坊構建的再質押協議,目前正處於主網啓動的早期階段。鑑於截至 2024 年 4 月 17 日,沒有以 ETH 形式獲得的代幣或質押獎勵,EigenLayer 中的質押者目前正在賺取“再質押積分”。與 Friend.tech 團隊一樣,EigenLayer 尚未明確說明再質押積分在未來會有什麼用處。該團隊在其協議的使用條款和條件中指出:“在您使用服務時,您可能會獲得某些聲譽指標、積分或其他無形獎勵(“獎勵”)。獎勵不會、也永遠不會轉換爲、累積爲、被用作計算的基礎或成爲任何其他代幣或虛擬資產或其分配。”即便如此,許多人猜測再質押的積分最終將可以兌換爲 EigenLayer 代幣。
EigenLayer 作爲以太坊上最受期待的加密項目之一,自 2023 年 6 月 14 日該協議首次開放其平臺存款以來,已積累了價值 140 億美元的資產鎖定總價值。
以太坊上質押的 ETH 總供應量的 16% 以上被鎖定在 EigenLayer 中。估計有 1310 億個積分已分發給 EigenLayer 中的質押者,其中超過 99% 的積分已發放給少數用戶,最有可能是第三方流動性再質押服務。EigenLayer 上的活動爲 Ether.fi、Puffer.finance 和 Kelp 等第三方流動性再質押服務創造了機會,它們可以創建自己的積分計劃,不僅讓用戶獲得 EigenLayer 積分,還可以獲得流動性再質押平臺原生的積分,即 Ether.fi 積分、Puffer.finance 積分和 Kelp 積分。
這些在 EigenLayer 積分之上構建的附加積分計劃都有自己的標準、跟蹤系統和條件。某些積分(例如從流動性再質押協議 Kelp 獲得的積分)可以直接與其他用戶交易,而無需像 Whales Market 這樣的二級市場。收益代幣化協議(例如 Pendle Finance)也建立了軌道,以便擁有流動性再質押積分以及其他類型積分的用戶可以交易這些資產並在 EigenLayer 上兌換之前提前獲得固定收益。
此外,還有與 EigenLayer 競爭的再質押協議(例如 Karak),它們向願意從 EigenLayer 提取資產並將其存入其競爭再質押協議的用戶獎勵積分。跟蹤用戶從各種再質押、流動性再質押和積分交易協議中獲得的積分的複雜性不斷增加,這爲像 Sentio 這樣的加密項目創造了機會,使其能夠專注於新產品,以跟蹤用戶在多個協議中的積分積累情況。
2024 年 4 月,EigenLayer 團隊推出了第一組節點運營商 (NO) 和主動驗證服務 (AVS),用戶可以通過它們獲得再質押獎勵。雖然 NO 可以選擇保護 AVS,用戶可以選擇將再質押的 ETH 委託給哪些 NO,但目前沒有任何一方獲得再質押獎勵。此外,EigenLayer 團隊還宣佈了有關其代幣空投的詳細信息。
用戶可在 5 月 10 日至 9 月 7 日期間領取代幣 EIGEN。預計在空投的第一季將向用戶分配約 8300 萬個代幣,佔初始代幣總供應量的 5%。$EIGEN 在發佈時的總供應量將爲 1,673,646,668.28466 個代幣,其中最多 15% 的供應量已預留用於未來的季節性空投。
值得注意的是,Eigen 基金會爲 EIGEN 分配製定的標準並未明確提及積分。領取 $EIGEN 的標準與賺取 Eigen 積分的標準相同,這意味着擁有 Eigen 積分的用戶將能夠領取一定數量的 $EIGEN 代幣,但具體數量尚不清楚。$EIGEN 代幣的常見問題解答還指出,對於通過某些去中心化金融協議(如 Pendle 和 Equilibrium)質押 EigenLayer 的用戶,需要等待第 1 季 $EIGEN 空投的第 2 階段,並且分配到的總第 1 季空投的百分比將小於直接質押 EigenLayer 和通過 LRT 質押的參與者。這可能表明 Eigen 基金會正在擅自偏離專門使用其積分計劃來分發 $EIGEN 代幣的做法,並且可能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將其分發給所有與 EigenLayer 相關的積分提供商。
由於對 EigenLayer 空投標準的強烈批評,Eigen 基金會於 2024 年 5 月 3 日修改了空投的細節。他們宣佈,他們將爲符合條件的用戶在 10 個代幣的基本數量上額外獎勵 100 個代幣。這就像 Tensor 團隊由於不滿的用戶而修改了第 4 季 TNSR 空投的細節一樣。截至 2024 年 7 月 22 日,用戶已通過空投領取了 8600 萬個 EIGEN 代幣。目前,所有代幣均不可轉讓。
除了上面提到的五個加密積分計劃外,還有大量其他加密積分計劃。以下是 2022 年至 2024 年期間推出的其他加密積分計劃的摘要:
對於尚未啓用兌換代幣的積分計劃,由於 Whales Market 和 Aevo 等應用程序創建了預發佈積分市場,因此有些情況下,在這些 dapp 上獲得的積分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以獲得貨幣價值。鑑於 Margin.fi 和 Grass 以及上面列出的其他 dapp 尚未發佈有關可以用積分兌換的獎勵的詳細信息,用戶可以在 Whales Market 上推測這些積分可能值多少錢。
鑑於積分不是鏈上資產,不能在區塊鏈地址之間轉移,用戶需要存入相當於他們試圖購買或出售的積分價值的抵押品。一旦積分可以兌換,Whales Market 上的賣家就會將可兌換資產轉讓給買家,買家再將資金轉讓給賣家。這些交易通過 Whales Market 積分市場智能合約執行。在銷售被驗證完成後,買賣雙方的抵押品都將被解鎖並轉移給賣家。鯨魚市場上的積分價值範圍從 0.00 美元到 6.23 美元之間。
積分流動性極差,要價並不能準確反映積分轉換爲代幣後市場最終走向。鯨魚市場上的大多數積分產品最終都沒有被競標者填滿,如上表鯨魚市場上成交的買單和賣單份額所示。
加密積分計劃是 dapp 開發人員吸引用戶活動和參與的一種流行方式,尤其是在發佈後的最初幾個月和空投之前。如上文案例研究所示,每個加密積分計劃都是獨一無二的,儘管有相似之處。賺取積分的標準將因協議而異,但積分的兩個常見標準是忠誠度和推薦。雖然一些加密積分計劃明確說明積分最終會轉換成代幣,但其他一些則沒有。有些有賺取積分的具體標準,而有些則沒有。有些將使用戶能夠通過自定義儀表板查看他們賺取了多少積分,用戶可以將儀表板鏈接到他們的加密錢包地址,而另一些則會混淆這些信息,直到積分季節結束。
積分發布是空投發佈的更遊戲化的版本,允許接收者計算和衡量他們在基於區塊鏈的協議中的參與度。然而,積分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空投發佈的所有行爲仍然存在於積分計劃中,而且幾乎沒有減少關於空投何時發生以及參與該空投需要什麼的不確定性。賺取積分的過程與賺取代幣空投的過程一樣不透明且難以預測。
因此,雖然積分確實進一步將空投耕種行爲遊戲化,但它們並沒有改變這種活動的動機。積分計劃之所以受歡迎,並不是因爲它們爲應用程序帶來了新用戶或以新的方式吸引現有用戶。積分主要是採用現有行爲,即空投發佈,並將其重新利用以在鏈上產生更具體的行爲。參與應用程序的根本動機並沒有改變。用戶主要是爲了最終賺取代幣而賺取積分,這也是加密積分計劃的合法性仍不明確的部分原因。
加密積分計劃的合法性尚不明確的部分原因是,在美國,向 dapp 用戶發行具有貨幣價值的代幣的合法性仍不明確。儘管監管機構已經提到比特幣是一種商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在 2018 年也表示以太坊也是一種商品,但 SEC 一再拒絕確認以太坊的地位,也沒有聲明任何其他加密貨幣或 dapp 代幣是商品。即使即將推出現貨以太坊 ETF(它們本身也將成爲基於商品的信託),SEC 仍然拒絕明確確認以太坊的商品地位。儘管對於比特幣和以太坊而言,SEC 已經取得了一些明確規定,但 SEC 已對幾名加密項目創始人採取了越來越多的執法行動,原因是他們通過在公共區塊鏈上發行新代幣進行未經註冊的證券銷售。
2018 年,SEC 指控違反證券法的主要個人是那些在項目啓動前進行首次代幣發行 (ICO) 的人。2018 年,針對進行代幣銷售的團隊採取了十多次成功的執法行動。這些公開預售引發了明顯的監管擔憂,並增加了 dapp 面臨 SEC 審查的可能性。但是,如果 dapp 避免 ICO,而是通過空投向 dapp 用戶免費發行代幣,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也會導致 SEC 指控 dapp 的創建者促進未註冊的證券發行。值得注意的是,在 SEC 訴 Ripple 案中,Torres 法官裁定 Ripple 向員工空投 XRP 代幣不構成證券發行,正如我們在 2023 年 7 月 14 日的新聞通訊中所寫。
從表面上看,空投似乎不符合豪威測試三個方面中的第一個方面。豪威測試是美國最高法院於 1946 年提出的一個框架,旨在幫助確定交易是否符合投資合同的資格,因此應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進行監管。豪威測試的三個方面規定,交易必須包括:
金錢投資。
共同事業。
合理預期從他人的努力中獲取利潤。
與許多 ICO 不同,空投是免費分發給用戶的,並且不會立即實現第一個目標,即資金投資。然而,正如 SEC 在多份文件中所述,包括其針對 Tomahawk Exploration LLC 的案件、DAO 報告和 DLT 框架報告,免費分發給用戶的代幣仍可能構成證券出售或出售要約。
在 2019 年 4 月發佈的 DLT 框架報告中,SEC 指出:
“數字資產缺乏金錢對價,例如通過所謂的‘賞金計劃’分發的數字資產,並不意味着資金投資沒有得到滿足。正如委員會在《DAO 報告》中所解釋的那樣,‘在確定是否存在投資合同時,‘資金’投資不一定需要以現金形式進行’,並且‘儘管 Howey 提到了‘資金投資’,但衆所周知,現金並不是創建投資合同的唯一貢獻或投資形式。’……此外,數字資產缺乏金錢對價,例如通過所謂的‘空投’分發的數字資產,並不意味着資金投資沒有得到滿足;因此,空投可能構成證券的出售或分配。在所謂的‘空投’中,一種數字資產被分發給另一種數字資產的持有者,通常是爲了促進其流通。”
SEC 的上述指導意見此後在法庭上受到質疑。2023 年 7 月 13 日,美國紐約南區法院法官 Analisa Torres 裁定,Ripple 向員工空投代幣不構成證券發行,因爲沒有資金投資。雖然這項裁決專門針對空投的合法性和證券地位,但其適用性目前僅限於 SDNY 管轄區,我們不知道其他司法管轄區有任何直接相關的裁決。因此,目前尚不清楚空投對代幣在美國法律地位的影響程度,這就是爲什麼一些加密項目禁止具有美國 IP 地址的用戶參與空投或積分計劃的原因。一旦積分可以通過空投兌換代幣,代幣和用於分發它們的積分計劃可能會因未註冊的證券銷售而受到 SEC 的審查。
積分只有在具有貨幣價值時才具有貨幣價值。一旦積分可以兌換代幣,人們就會擔心這些代幣和發行人可能違反美國證券法。根據積分計劃發行代幣可能會延長項目宣佈和項目代幣發行之間的時間。然而,尚不清楚在代幣發行之前實施積分計劃如何或爲何會改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該代幣的看法。
一個有趣的代幣發行案例是,如果代幣的價值和效用定義狹窄,那麼它可能會規避監管機構的審查,至少是基於違反證券法。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早在 2019 年就向一家基於加密貨幣的旅遊初創公司提供了指導,專門用於遊戲化用戶行爲的積分計劃的合法性比空投和 ICO 的合法性要清晰一些。在給 TurnKey Jet, Inc. 的一封“不採取行動”信中,SEC 明確指出,該公司發行的滿足以下條件的代幣不被視爲證券:
代幣產生的資金不能用於開發公司的平臺技術(例如其應用程序)。
代幣將立即有用。
TKJ 代幣的價格將保持在 1 美元的固定水平。
回購將僅以低於代幣的價格進行。
TurnKey Jet 不會聲稱代幣具有盈利潛力。
大多數積分計劃都不符合上述標準。在大多數 dapp 上發行積分之前,積分的效用並沒有立即明確,而且在兌換之前它們的價值是無法確定的,相反,積分的價值在二級市場上往往波動性很大且具有投機性。然而,對於這個行業中可能存在的少數積分計劃來說,它們不違反這些準則,並試圖發行一種符合爲其協議量身定製的這些準則版本的代幣,它們可能會成功避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審查,但可能會引起空投和積分接收者的不滿。除了證券法之外,還有額外的消費者保護法,所有積分計劃創建者,無論是加密的還是非加密的,都需要注意。
加密積分計劃合法性不明朗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確保所有積分計劃在美國公平進行的政策和規則仍不明確。積分計劃早在加密項目引入之前就已經存在。事實上,dapp 開發人員用來創建積分計劃條款和條件的許多法律語言都是從信用卡公司、航空公司和主要零售品牌的長期積分計劃條款和條件中借用的。
近年來,信用卡獎勵計劃一直是美國監管審查的對象。2023年,美國最高消費者金融保護機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下令美國銀行向客戶支付超過1億美元,原因是該公司扣留了明確承諾給信用卡客戶的獎勵獎金,以及其他侵犯消費者權利的行爲。2024年3月,CFPB宣佈將再次調查信用卡獎勵計劃,以尋找不公平、欺騙或濫用金融行爲的證據。
據報道,美國CFPB局長羅希特·喬普拉在宣佈調查時強調了信用卡積分計劃的“陰暗面”,稱這些積分計劃的細則可能允許髮卡機構撤銷獎勵或使積分難以兌換。喬普拉表示,大量客戶投訴促使CFPB開展這項調查。加密積分計劃的用戶同樣擔心扣留積分獎勵、更改或撤銷積分標準,以及讓用戶難以兌換積分。
與信用卡或零售積分計劃相比,加密積分計劃更加不透明。在參與加密積分計劃時,用戶通常無法保證積分會給予什麼獎勵或何時給予。此外,加密積分計劃的標準經常變化,有時積分發行者會錯誤計算。在這些情況下,該計劃產生的對積分的投機興趣可能會導致 dapp 用戶在積分計劃結束時感到失望和不滿。如果積分獎勵達不到 dapp 用戶的期望,可能會引起 CFPB 等監管機構的注意,他們已經在調查獎勵計劃導致大量客戶投訴的重大案件。
與信用卡獎勵計劃的參與者數量相比,參與加密積分計劃的 dapp 用戶數量較少。然而,鑑於加密行業積分計劃的數量不斷增加,以及基於區塊鏈的技術的普遍採用日益廣泛,仔細考慮加密積分計劃的法律含義、它們對 dapp 和 dapp 用戶的影響非常重要。
根據本報告中對積分計劃的法律分析,提高積分在 dapp 中的使用方式的透明度可能會對行業中此類活動產生積極影響。要求用戶先賺取積分才能使用,並暗示即將推出積分“令人興奮的計劃”,但沒有提及時間表或承諾遵守該時間表,可能會導致用戶不滿和監管審查。
不打算推出代幣的積分發行人應特別警惕僅出於代幣目的參與 dapp 的積分接收者的期望。尚未確認積分計劃的積分發行人應考慮,沒有代幣的積分可以在 Whales、Pendle 等二級市場上交易,以獲得貨幣價值,儘管積分發行人另有建議。然而,在積分季結束時被迫發行代幣的積分發行者也必須考慮到,這樣做可能會引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審查。
無論如何,積分計劃的合法性(無論它們是否成爲空投)都是不確定的,這就是爲什麼一些積分發行者(如 Marginfi)故意禁止使用美國 IP 地址的用戶參與他們的計劃。監管不明確導致代幣發行和積分的方法多種多樣,因此 dapp 開發者和積分發行者在開展此類計劃時應謹慎行事。
無需確認代幣的發佈,積分可用於鼓勵用戶參與 dapp,而無需 dapp 開發團隊公佈有關其代幣的詳細信息,或者,如果不是代幣,則爲積分持有者提供替代獎勵計劃。2022 年的 Tensor 積分計劃是加密領域最早的積分計劃示例之一,該計劃導致用戶空投代幣。自 2022 年以來,積分計劃在加密行業中變得非常普遍,用於激勵用戶參與和活躍 dapp,尤其是在發佈的早期階段。儘管無處不在,但加密積分計劃在標準、長度和獎勵類型方面可能會有很大差異。大多數旨在鼓勵用戶對 dapp 的忠誠度和推薦,但有些積分(如 Friend.tech 積分)旨在鼓勵一般 dapp 參與。雖然所有加密積分計劃都由積分發行者記錄,而不是在鏈上發行,但有些積分計劃甚至不允許參與者知道他們已經累積了多少積分,直到積分季結束,例如第三個 Tensor 積分季。加密積分計劃爲空投耕種活動提供了略微更多的遊戲化。然而,與空投一樣,尚不清楚美國監管機構(如 SEC 和 CFPB)如何看待加密積分計劃及其合法性。即便如此,dapp 開發者推出的加密積分計劃數量仍在增加。即使沒有監管機構或立法者的明確指導,加密行業的創新和發展仍在艱難前行。
來源:金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