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黃金保持穩定,市場在美聯儲降息預期與美國減少shutdown風險緩解之間取得平衡

FXStreet2025年11月11日 12:29
  • 黃金因鴿派美聯儲預期保持在三週高位附近,維持看漲勢頭。
  • 美國政府關門協議削減避險資金流入,但長期財政擔憂和地緣政治風險仍支撐黃金需求。
  • 從技術上看,黃金在4100美元上方的短期偏向保持積極,阻力位在4150美元,較強支撐區在4050美元。

黃金(黃金/美元)在週二維持看漲基調,延續週一的強勁上漲,因鴿派美聯儲(Fed)預期繼續支撐市場情緒。然而,隨著對創紀錄的美國(US)政府關門即將結束的樂觀情緒上升,貴金屬缺乏強勁的跟進買盤,抑制了一些避險需求。

截至撰寫時,黃金/美元交易在約4140美元附近,日內上漲近0.7%。

儘管美國政府重啟的進展改善了市場情緒,投資者仍然保持謹慎。政府重啟可能緩解短期擔憂,但不太可能解決更深層次的財政和經濟挑戰。

隨著政府逐步重啟,關鍵經濟數據的延遲發布預計將恢復,如果數據確認美國經濟進一步放緩的跡象,可能會加強額外貨幣政策寬鬆的理由。

在這種背景下,加上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黃金的整體前景依然樂觀,買家可能會在回調時保持活躍。

市場動向:美國關門協議和中國貿易消息混雜引導市場

  • 美國參議院週一以60票對40票通過了結束自10月1日以來創紀錄的政府關門的提案。投票是在週日達成的兩黨協議後進行的,幾名民主黨人打破黨派領導層,與共和黨議員聯手。該法案將於週三提交眾議院進行最終批准,隨後將送交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
  • 該臨時資金協議將使美國政府運營至1月30日,若國會未能達成長期協議,則存在再次部分關門的風險。任何新的聯邦支出預計將通過額外借款來融資,而此時國家債務已超過38萬億美元。
  • 由於北京發出矛盾信號,混雜的貿易消息使投資者保持謹慎。中國宣布計劃擴大對美國公司的市場准入,並取消對美國運營船隻的一年"特殊港口費用"。然而,《華爾街日報》週二報導,中國正在制定一項新的出口管制計劃,該計劃將允許稀土磁鐵出口給民用買家,但限制向與國防或軍事用途相關的美國公司的發貨。
  • 此外,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週一表示,美國與印度的貿易協議"相當接近",該協議將降低對印度商品的關稅。他還補充說,與瑞士的談判也在進展中。彭博社同日报道,瑞士接近達成一項協議,將美國對瑞士出口的進口關稅從目前的39%降低至約15%,該稅率自8月以來一直適用。
  • 展望未來,週二美國經濟日曆較為清淡,儘管ADP就業變化四周平均值將在當天晚些時候發布。由於退伍軍人節的聯邦假期,預計交易量將保持稀薄,而週三將有一系列美聯儲官員發言。

技術分析:黃金/美元在4150美元附近盤整,突破看漲

黃金/美元週一終於突破了3900美元至4050美元的兩週盤整區間,確認了看漲突破。該金屬現在面臨4150美元附近的直接阻力。若能果斷突破該水平,可能會增強看漲勢頭,向4200美元邁進,並可能為重新測試約4381美元的歷史高點鋪平道路。

在下行方面,4100美元作為第一支撐位,隨後是4050美元附近的較強支撐,該水平標誌著之前區間的上邊界。100期移動平均線目前在約4046美元附近,也加強了該區域。

相對強弱指數(RSI)已攀升至超買區域,目前接近73,表明多頭應保持謹慎。在黃金嘗試下一輪上漲之前,短暫回調或橫盤整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黃金常見問題(FAQ)

黃金在人類歷史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它被廣泛用作價值儲存和交換媒介。目前,除了它的光澤和用於珠寶之外,黃金還被廣泛視為避險資產,這意味著它被認為是動蕩時期的一項不錯的投資。黃金還被廣泛視為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的工具,因為它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的發行方或政府。

各國央行是最大的黃金持有者。為了在動蕩時期支撐本國貨幣,各國央行傾向於使儲備多樣化,並購買黃金,以提高人們對經濟和貨幣實力的看法。高黃金儲備可以成為一個國家償付能力的信任來源。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各國央行在2022年增加了1136噸黃金儲備,價值約700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年度購買量。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央行正在迅速增加黃金儲備。

黃金與美元和美國國債呈負相關,兩者都是主要的儲備資產和避險資產。當美元貶值時,黃金往往會上漲,使投資者和央行能夠在動蕩時期實現資產多元化。黃金與風險資產也呈負相關。股市的反彈往往會壓低金價,而風險較高的市場的拋售往往有利於黃金。

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價格可能會變動。地緣政治不穩定或對深度衰退的擔憂可能會迅速推高黃金價格,因其避險地位。作為一種低收益資產,黃金往往會隨著利率下降而上漲,而較高的資金成本通常會拖累黃金。盡管如此,由於資產以美元(XAU/USD)定價,大多數走勢取決於美元(USD)的表現。強勢美元傾向於控製金價,而弱勢美元則可能推高金價。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