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布魯塞爾/多倫多9月23日 - 四位知情人士對路透表示,七國集團(G7)和歐盟正在考慮通過設定價格下限來促進稀土生產,以及針對中國的部分出口產品征稅,以激勵投資。
稀土是難以提取的金屬元素,對手機、汽車和高科技武器等產品的製造至關重要。
中國是世界領先的稀土生產國。中國 4 月宣布對稀土材料和相關磁鐵實施出口管制。
在歐洲汽車製造商面臨停產後,中國于 5 月同意加快歐洲企業的許可證審批,並于 7 月 "升級"了針對歐盟的出口機制。不過,兩個月後,歐洲企業表示,許可證瓶頸不斷增加或將造成新的損失並導致停產。
除日本外,其他G7 國家在從稀土磁鐵到電池金屬等一系列材料上均嚴重依賴或完全依賴中國。
為應對安全風險,G7領導人于 6 月啟動了關鍵礦產行動計劃。本月早些時候,技術團隊在芝加哥舉行了會議。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在談到芝加哥會議時稱,討論的核心是是否要提高對關鍵材料外國投資的監管門檻,以避免企業轉向中國。該人士補充稱,是否要直接與北京對抗仍存在不確定性。澳洲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該人士補充稱:"另一個選項是地域限制,但G7國家意見不一。"這些限制可能包括本地含量規定或在公共部門採購招標中限制從中國等特定國家採購。
另外兩位消息人士稱,G7討論了針對中國出口的稀土和小宗金屬徵收碳稅或關稅的問題,稅率將基於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占比。
消息人士稱,官員們正在考慮設定由政府補貼支持的價格下限,美國最近推出了相關措施以鼓勵國內生產。澳洲也在考慮設定價格下限,以支持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礦產項目。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補充稱,加拿大對價格下限的想法持積極態度,但尚未做出承諾。第四位消息人士(一位未被授權公開談論此話題的歐盟官員)稱歐盟正在G7內部探討價格下限、聯合採購和互惠協議等各種想法,但尚未做出任何決定。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沒有回應路透的詢問。白宮沒有立即置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