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OpenAI 2025 開發者日:ChatGPT 應用生態如何重塑互聯網

TradingKey
作者Viga Liu
2025年10月8日 12:25

兩年前,OpenAI首屆開發者大會,感覺就像一家新創公司在展示自己的突破性產品。當時ChatGPT每週有 1 億用戶,每分鐘處理3億個API令牌,這樣的數字不僅上了頭條,而且大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快轉到現在,再看這些數據,簡直都算保守了。如今ChatGPT每週服務的用戶超8億,每分鐘處理的代幣達60億,背後有400萬名開發者靠著OpenAI 的平台創業。和兩年前比,用戶數翻了8倍,處理能力更漲了20倍。

altText

來源:OpenAI

新產品與功能:AI 驅動的應用生態

OpenAI 2025開發者大會的核心,是推出了一整套開發者工具,這些工具把ChatGPT從一個對話式AI,變成了一個統一的應用生態系統。其中的核心是App SDK的發布,開發者能用它在ChatGPT內部直接開發出完全可互動的應用程式。這個SDK用到了模型相容協議(MCP)——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標準,但OpenAI透過將其與ChatGPT深度整合,把它做得更完善了。簡單說,MCP是個開放式標準,就像個通用的即插即用接口,能讓ChatGPT這類AI模型和各種外部資料來源、工具、應用無縫對接、互通訊息,不用為每個連接單獨做客製化整合。用這個SDK開發的應用,能讓開發者在ChatGPT裡打造出完全可互動的應用,提供的體驗不限於文字,還能嵌入影片、動態地圖和互動式視覺內容。

舉個例子,現在ChatGPT裡能直接對接Zillow的數據,用戶不用離開平台就能搜房。這可是個重大轉變,ChatGPT 儼然變成了一種新型應用商店,成了用戶一站式獲取各類服務的主要入口。

altText

來源:OpenAI

和App SDK相輔相成的是AgentKit,這是一個全方位的平台,能更快、更可靠地開發AI智能體。 AgentKit的核心是AgentBuilder,這是一個強大的無程式碼/ 低程式碼視覺化工具,開發者拖放模組化元件,就能設計、測試並部署複雜的多步驟AI工作流程。這裡開發的智慧體,能透過中央註冊表安全對接內部工具,還配有安全防護機制,確保運作可控、可靠,全程不用寫大量程式碼。

altText

來源:OpenAI

AgentKit裡還包含ChatKit。這是個現成的可嵌入聊天介面,開發者能輕鬆把它加到自己開發的任何應用程式或網站裡,打造AI驅動的對話體驗;它能處理串流回應、訊息線程、互動元件等複雜的聊天功能,讓聊天介面和應用自身的風格無縫融合,同時讓AI互動自然又有吸引力。

altText

來源:OpenAI

最後,大會也展示了最新的程式設計AI:GPT5-Codex,這是個升級的軟體工程助手,現在能支援Slack整合、團隊SDK,還能提供深度開發分析。 Codex一直在提升開發者的工作效率,能快速產生、重構和審查程式碼,在新創公司和大企業的採用率也不斷提高。

altText

來源:OpenAI

建立橋樑:AI工具如何轉化為使用者體驗

這些強大的開發者工具,最終的價值取決於它們為終端使用者所打造的體驗。從OpenAI這套新開發工具到實際使用者應用,整個流程設計得順暢,目的就是減少阻礙、最大化影響力。

開發者先取得App SDK預覽版,或是用AgentKit的視覺化工作流程建置工具,不用寫太多程式碼就能開發應用程式或智能體。整個流程都是為了快速完成後端整合,打造出內容豐富、可互動的前端。內建的測試和安全防護機制,確保應用和智慧體在發布前既可靠又安全。

一旦發布,這些應用程式和智慧體就能在ChatGPT的對話中被用戶發現,觸達全球數億用戶。 ChatGPT會根據情境智慧推薦這些工具,形成一個無縫的生態,使用者不用切換應用,透過自然對話就能完成複雜任務。平台也會學習使用者的偏好和工作流程模式,當使用者還沒意識到自己需要某個工具時,就主動推薦相關工具。

重塑格局:OpenAI對軟體世界的衝擊

OpenAI轉型為AI驅動的應用平台,標誌著軟體取得和使用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透過單一介面提供垂直領域的服務,從房地產到教育再到平面設計,這種演變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門檻,同時分流了原本流向獨立原生應用程式或SaaS入口網站的流量。

altText

來源:OpenAI

這種改變帶來的直接影響,在面向消費者的產業裡已經很明顯了。 OpenAI的合作策略就能看出,它正透過MCP利用現有企業的資料和服務,打造一種新的分發模式。像是Zillow(房產平台)、Coursera(線上教育平台)、Canva(設計平台)這類公司,現在能透過ChatGPT的對話直接觸達用戶,從根本上改變了數位互動模式。雖然合作夥伴可能還能在自己的原生應用程式裡保留部分核心功能,但大部分用戶互動正轉移到ChatGPT 介面內,這一關鍵轉變,既重新分配了用戶注意力,也改變了潛在的收入流向。

對傳統SaaS公司來說,影響力遠不止當前的合作關係。雖然現在ChatGPT的整合還不會直接威脅到Salesforce、Workday這類企業級軟體,但OpenAI的平台為多個軟體領域催生AI原生競爭對手奠定了基礎。這種威脅並非空談:隨著AI能力的提升,企業可能會更青睞能理解自然語言的對話介面,而非需要大量訓練才能上手的複雜軟體儀錶板。

變現潛力則預示著一個更具變革性的未來。 OpenAI已經為聊天內商務協議和即時結帳功能打下了基礎。這些功能很可能在2026年逐步推出,屆時它們可能會從根本上重塑電子商務,讓交易處理、情境廣告和直接收入獲取都能在對話式介面內完成。這種演變將使ChatGPT成為一個全面的數位商務平台,遠超過現在基於訂閱的AI收入模式。

因應挑戰:企業採用難題

不過,這種轉型並非毫無阻礙,這些阻礙可能決定OpenAI市場滲透的速度和程度。與合作夥伴的資料流共享協議,將決定應用在ChatGPT內的整合深度,以及哪些功能要留給原生應用,這也引發了人們對這個新興生態開放性和競爭公平性的質疑。合作夥伴必須在兩個方面找到平衡:一方面是藉助ChatGPT 龐大用戶群的優勢,另一方面是避免在客戶關係和資料洞察上失去控制權。

安全和隱私問題仍是關鍵障礙,尤其是對需要本地部署或內部部署的企業。由於ChatGPT目前還無法在企業防火牆內大規模部署,許多企業面臨合規風險和資料主權問題,這可能會限制它們的採用意願。 OpenAI如何滿足企業的這些需求,例如透過專用雲端執行個體或混合部署模式,將對企業大規模採用產生重大影響。

結論

OpenAI 2025開發者大會,標誌著OpenAI邁出了雄心勃勃的一步,試圖將ChatGPT 打造成數位世界裡的Windows或iOS。透過讓開發者在ChatGPT內開發應用,同時吸引主流合作夥伴將用戶流量導向自己的平台,OpenAI正大膽嘗試成為網路的入口。

這對投資領域的影響是雙向的:OpenAI的合作夥伴若能利用好ChatGPT每週8億的活躍用戶,可能會大獲成功;而傳統軟體公司則面臨壓力,要么適應對話界面,要么冒著用戶被AI驅動的替代產品搶走的風險。那些儘早意識到這種平台變革的公司,無論最終哪家AI企業勝出,都能為自己搶佔有利地位。

不過,真正的較量才剛開始。谷歌的Gemini有個巨大優勢,能與安卓系統和Google龐大的生態整合;而Anthropic的Claude、伊隆・馬斯克的xAI等競爭對手,也可能推出自己的平台策略。 OpenAI在應用生態領域的先發優勢確實明顯,但並非不可撼動。最終誰能勝出,很可能取決於這幾個因素:執行速度、開發者的採用意願,以及哪個平台能提供最流暢的使用者體驗,而不只是擁有最優秀的AI 模型。

審核Jane Zhang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