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專欄》西方國家擬對伊朗石油重啟制裁,反而使中國買家漁翁得利

路透社2025年9月24日 06:04
  • 英國、法國、德國啟動恢復聯合國對伊朗制裁的程序
  • 但制裁不太可能阻止中國購買伊朗石油
  • 西方制裁的有效性在全球石油市場中正在減弱

- 國際社會即將重啟對伊朗的制裁,這可能無法阻止伊朗至關重要的石油出口,卻可能使中國煉油商受益,使他們能夠獲得更大份額的伊朗折價原油。

英國、法國和德國指責德黑蘭未遵守2015年與世界大國達成的防止其發展核武器的協議,這歐洲三大國於8月28日啟動了一項為期30天的程序,將觸發聯合國重新對伊朗實施制裁。

為了避免再次遭受制裁,伊朗和歐洲外交官周二在紐約進行了最後一搏的談判努力,但要逆轉這一被稱為回彈機制(snapback)的快速重啟制裁程序似乎希望不大。

懲罰措施將於本月底生效,包括武器禁運、限制彈道飛彈試射和技術、資產凍結、旅行禁令以及禁止生產核子相關技術。此舉也將為歐盟和英國重新對伊朗銀行業、航運業和能源業實施限制提供法律依據。

快速重啟制裁實際上可能意味著2015年伊核協議的終結,中國和俄羅斯已表示不會予以支持。

圖:伊朗的石油出口

**打地鼠遊戲**

自2010年以來,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一直針對其石油業,以就其核子計畫向德黑蘭施壓。

然而,隨著伊朗、貿易商和買家(尤其是中國)為規避制裁而建構起複雜而不透明的網絡,美國制裁的影響逐漸減弱。

近年來,美國政府大幅擴大制裁範圍,將數千名個人、油輪、貿易商以及中國煉油廠和港口列為制裁目標,試圖限制伊朗石油出口。但這些“打地鼠”式的舉措對石油運輸幾乎沒有任何效果,而且效果往往是短暫的。

**漁翁得利**

分析公司Kpler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觸及低點以來,伊朗原油出口已逐漸回升,在2024年達到了150萬桶/日,其中近五分之四銷往中國。今年迄今為止,伊朗原油的出口量小幅上升至160萬桶/日。

儘管據信伊朗原油的售價低於國際價格,然而近年來,石油出口的復甦已成為伊朗重要的收入,2024年,石油和石化產業約佔伊朗GDP的四分之一。

制裁的快速恢復將為與伊朗打交道增添新變數,讓任何試圖規避制裁的人更加難以應對。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參與逃避制裁的人很可能會想出新的方法來繞過障礙。

制裁舉措或許能讓一些亞洲買家卻步,但不太可能阻止中國買家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事實上,中國煉油商反而可能接盤別人不想要的伊朗石油,從而使他們更有籌碼以更大的折扣購買伊朗石油。

圖:中國的石油進口

**制裁有效性減弱**

中國反對對伊朗實施制裁。自2022年以來,中國官方數據已停止報告其伊朗原油的進口狀況,這可能是為了避免被西方放大檢視。

近幾周,中國無視西方和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從受到嚴厲制裁的俄羅斯Arctic LNG 2設施進口了數批液化天然氣。

因此,即使面對新的制裁,中國買家也不太可能減少從伊朗的採購。

西方對伊朗以及俄羅斯制裁的有效性逐漸減弱,這正成為當今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一大特徵,形成了合規和不合規交易的雙層體系。

2015年伊核協議的破裂和制裁的恢復,不太可能對伊朗石油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只會使它進一步隱身在國際貿易的暗處。(完)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