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澳洲朗塞斯頓4月15日 - 中國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在第一季度表現疲軟,但挑戰在於判斷這種疲軟主要是由暫時性因素造成的,還是更深層次的經濟低迷的跡象。
2025年頭三個月,中國原油、鐵礦石、煤炭和銅這四大大宗商品的進口量與2024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下降。簡單的解釋是,進口疲軟是因為中國仍在努力建立經濟增長勢頭,而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不斷升級使這一任務變得更加艱巨。但這忽略了每種大宗商品所特有的幾個因素。
以原油為例。海關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原油進口量為1.3525億噸,相當於每天1,097萬桶,較上年同期下降1.5%。乍一看,這似乎是一個疲軟的結果,當然,1 月和 2 月的原油進口確實低迷。但 3 月份的進口量大幅回升,達到 1,210 萬桶/日,創 2023 年 8 月以來最高,較上年3月增長4.8%。nL4T3QS055
問題在於,3 月份進口量的激增是由於基本燃料需求的改善,還是受更多臨時因素的驅動。後者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中國煉油商大量購買伊朗和俄羅斯的原油,很可能是為了搶在美國對這兩個國家石油出口的新制裁生效之前盡可能多地購買原油。
據大宗商品分析機構 Kpler 估計,中國3 月份從伊朗的原油進口量為 137 萬桶/日,高於 2 月份的 74.6 萬桶/日,並創 10 月份以來最高水平。Kpler估計,中國從俄羅斯的海運進口量為 125 萬桶/日,高於 2 月份的 76 萬桶/日,且創 11 月份以來最高水平。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原油略低於 100 萬桶/日。
原油進口總體呈疲軟態勢,3 月份的強勢可能是受美國預期和實際措施的一次性推動。
**天氣影響**
中國3月份鐵礦石進口量降至 9,397 萬噸,低於 2 月份的 9,421 萬噸,也較上年同期下降6.7%。第一季度鐵礦石進口量為 2.8531 億噸,較2024年同期下降7.8%。但鐵礦石進口疲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與澳洲天氣有關的干擾,而澳洲供應的鐵礦石約占中國進口總量的三分之二。
中國第一季度所有等級煤炭的進口量為 1.1485 億噸,較上年同期下降 0.9%。與鐵礦石類似,澳洲煤炭運輸也受到天氣因素的干擾。而澳洲是僅次于印尼的中國第二大煤炭供應國。
中國第一季銅進口量也疲軟,未鍛軋銅進口量下滑 5.2%,至 130 萬噸。但銅也存在一個暫時性因素:貿易商趕在美國加徵的金屬關稅生效之前,利用美國價格上漲的機會對美國增加出口。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買家傾向於減少進口,等待特朗普可能徵收關稅的情況變得更加明朗、價格更低時再出手。
從中國第一季度的大宗商品進口情況來看,總體趨勢疲軟,即使出現強勁跡象,例如3月份原油進口量,也只是暫時因素所致。
鑒於特朗普目前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 145% 的關稅,前景依然不明朗。如果該關稅維持不變,中國將更難實現2025年經濟增長接近5%左右的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