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黃金價格 (黃金/美元) 連續第三天上漲,並在周一歐洲時段早盤攀升至 2,667 美元區域,創下一周新高。由於通膨前景,聯準會 (Fed) 將繼續降息的預期成為推動資金流向無息黃金的關鍵因素。除此之外,中東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為避險黃金提供了額外支撐。
與此同時,隨著人們越來越多地押注聯準會將採取較為溫和的政策寬鬆政策,美國國債殖利率和美元 (USD) 仍處於高位。再加上整體積極的風險基調以及對中國承諾增加債務以振興經濟的樂觀情緒,可能會限制避險黃金價格的進一步上漲。這反過來又要求看漲交易者保持謹慎,在美國部分假期期間為進一步升值做好準備之前。
任何後續下跌都可能在 2,632-2,630 美元區域附近找到一些支撐,跌破該區域,金價可能加速跌向 2,600 美元的整數關口。跌破後者將被視為看跌交易者的新觸發因素,並為一些重大下跌鋪平道路。黃金/美元可能會跌至 2,560 美元區域附近的下一個相關支撐位,並延續跌勢至 2,535-2,530 美元區域,最終跌至 2,500 美元的心理關卡。
同時,日線圖上的正向震盪指標有利於看漲交易者。話雖如此,在押注金價短線進一步上漲之前,等待一些後續買盤突破 2,660-2,662 美元的水平阻力位仍是明智之舉。隨後的上漲有可能將金價推高至歷史新高,在 9 月觸及的 2,685-2,686 美元區域附近。緊隨其後的是 2,700 美元的整數關口,如果果斷突破該關口,將為延續已確立的數月上漲趨勢奠定基礎。
在金融術語中,兩個廣泛使用的術語「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是指投資者在所指時期內願意承擔的風險程度。在「風險偏好」市場中,投資人對未來持樂觀態度,更願意購買風險資產。在“風險規避”市場中,投資者開始“謹慎行事”,因為他們擔心未來,因此購買風險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更能確保帶來回報,即使回報相對較少。
通常,在「風險偏好」時期,股市會上漲,大多數商品(黃金除外)也會升值,因為它們受益於積極的成長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大國的貨幣因需求增加而走強,加密貨幣也上漲。在「風險偏好」市場中,債券價格上漲(尤其是主要政府債券),黃金價格大放異彩,日圓、瑞士法郎和美元等避險貨幣都受益。
澳元 (AUD)、加幣 (CAD)、紐西蘭元 (NZD) 以及盧布 (RUB) 和南非蘭特 (ZAR) 等次要外匯均傾向於在「風險開啟」的市場中上漲。這是因為這些貨幣的經濟體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來實現成長,而大宗商品價格往往會在風險開啟期間上漲。這是因為投資者預計,由於經濟活動增加,未來對原料的需求將會增加。
在「風險規避」時期,美元 (USD)、日圓 (JPY) 和瑞士法郎 (CHF) 是趨於升值的主要貨幣。美元之所以升值,是因為它是世界儲備貨幣,而且在危機時期,投資者會購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不太可能違約,所以美國國債被視為安全債券。日圓之所以升值,是因為對日本國債的需求增加,因為日本國內投資者持有大量債券,即使在危機時期,他們也不太可能拋售這些債券。瑞士法郎之所以升值,是因為嚴格的瑞士銀行法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強的資本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