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方面,繼昨日大幅下跌後,油價仍疲軟。沙烏地阿拉伯似乎已放棄實現每桶 100 美元這一難以實現的目標,有傳言稱沙烏地阿拉伯可能會將重點轉向奪回市場份額。 12 月可能取消自願減產,為全球市場增加更多石油。由於對立派別之間的談判取得突破,利比亞原油產量也可能上升,儘管美國每週庫存大幅減少,但仍將進一步拖累石油。
身為歐佩克事實上的領導者,沙烏地阿拉伯曾寄望於中國推動今年的石油需求成長。然而,由於中國經濟難以獲得成長動力,而且實體經濟可能要很長時間才能感受到刺激措施的全部效果,石油需求未能達到預期。我認為歐佩克開始意識到中國人駕駛習慣發生了結構性轉變,目前中國新售汽車中近一半是電動車或混合動力車。這種轉變正在逐漸重塑該地區的長期石油需求前景。
中國是2023年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但今年前7個月的原油進口量出現年減。市場分析師認為,目前原油進口只是暫時走弱,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只要經濟再度出現積極發展的傾向,中國原油進口將再次迎來上行。但重要得是,中國石油需求出現結構性變化,並推動燃油消費轉型,原油需求要回到以往的極度需求同樣面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