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在歷經公司控制權來回倒轉和IPO計劃一度回撤的波動後,美國最大二級票務平台StubHub即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啟動IPO,將以STUB的股票代碼進行交易,預計估值86億美元。投資人關注“創始人回歸”典範StubHub的上市能否延續IPO市場的火熱、復現粉絲搶演唱會門票的狂熱?
StubHub將於9月17日正式進行IPO交易。該股票IPO價格定於23.50美元,處於22美元至25美元的定價區間中間,預計發行34042533股A類普通股並籌集約8億美元。摩根大通和高盛是這場IPO的主承銷商。
StubHub是一個二級在線票務撮合平台,即以二手票交易為主的票務轉售平台,允許買家和賣家交易各類演出票、體育賽事票和其他活動門票,同時也直接提供藝術家和場館門票等。
StubHub服務目前已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33種語言,是全球領先的二級票務市場之一,每年在全球各地提供超1億張活動門票。平台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從買賣雙方收取的交易手續費,同時也要提供票務確保買家獲得有效門票。
成立於2000年的StubHub在公司經營和IPO之路都面臨過波折。創始人Eric Baker在2007年將StubHub以3.1億美元賣給eBay,隨後通過其新公司Viagogo以約40億美元重新購回,這被視為“創始人回歸”的又一個商業典範。
StubHub在2022年曾提交過直接上市的申請,但隨後因市場環境不利放棄了,當時的潛在估值130億美元遠超最新估值86億美元。今年4月,該公司再次推遲了IPO申請,理由是川普關稅對市場的擾亂。
今年以來,Circle、CoreWeave和Figma等公司的成功上市,令StubHub重新看到了IPO希望。值得一提的是,上週美國資本市場剛經曆了2021年以來最繁忙的IPO一週,有6家IPO企業籌集了約47億美元,包括Klarna和Gemini。
據路透社報道,StubHub的首次股票公開發行獲得了超20倍的超額認購,反映投資人對這家科技型消費平台的強烈興趣。
綜合來看,投資StubHub的原因是多元的:全球佈局和規模體現的強大市場地位和品牌知名度、對疫情後演藝市場和體育賽事市場復甦的押註、以及AI驅動的動態定價等。
就在本月初,StubHub與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達成重要合作,StubHub將能夠向消費者直接出售賽事門票。這是StubHub向主票市場擴張的最新跡象,雖然目前這部分業務佔比比較小。
Renaissance Capital表示,投資人將非常熱衷於StubHub的增長計劃,而向主票銷售的擴展機會無疑是這一故事中吸引人的一部分。對消費者而言,轉換成本很低,但擁有最大的票務市場和一些非常強大的品牌資源能帶來網絡效應。
此外,最新的估值較此前擬IPO的估值大幅折價,為潛在的估值修復提供空間,投資人或是看到了這種“高性價比”的機遇。
StubHub直接競爭對手是同樣主攻“黃牛經濟”的Vivid Seats(SEAT)、SeatGeek和TickPick等,間接競爭者是一級售票商Live Nation(LYV)旗下的Ticketmaster等。
在StubHub準備“火爆”上市之際,Ticketmaster正在接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是否採取足夠措施以防止機器人的非法轉售門票的調查。其直接競爭者VivIDSeats今年股價跌超80%,該公司在近期財報中提到消費者支出壓力和競爭加劇的挑戰。
StubHub也承認,儘管其轉售平台在抑制票價過度上漲方面具有優勢,但仍可能面臨不斷變化的法規和監管風險。在美國的幾個州和市、以及加拿大、英國和某些歐洲國家不允許以高於原始面值的價格轉售門票。
StubHub提醒道,這種法規風險可能會增加成本和帶來額外負債。
此外,營收增幅有限、但虧損大幅擴大的財務現實成為投資人的一大擔憂。在經歷2022年至2024年平均兩位數百分比高速增長後,今年上半年營收增速僅為低個位數,反映疫情後市場需求的強勁反彈已趨於常態化。
在今年前六個月,StubHub營收為8.279億美元,但虧損7600萬美元,而去年營收8.0345億美元,虧損僅為2400萬美元。在營收增長不給力的情況下,實現盈虧平衡的壓力變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