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蘋果:iPhone“火力全開”,AI 創新 “磨磨蹭蹭”

海豚投研2025年8月1日 02:53

蘋果(AAPL.US) 北京時間 2025 年 8 月 1 日上午,美股盤後發佈 2025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 2025 年 6 月),要點如下:

1、整體業績:iPhone 拉動,業績明顯超預期本季度蘋果公司實現營收 940 億美元,同比增長 9.6%,市場一致預期(892 億美元)。公司本季度收入端的提升,主要受益於 iPhone 業務超預期的帶動,同時 Mac、和軟件服務業務都有兩位數增長。蘋果公司毛利率 46.5%,同比增加 0.2pct,市場一致預期(46%)。其中受低價版手機、關稅及產能調整的影響,硬件毛利率本季度回落至 34.5%,軟件服務業務毛利率依然維持在 75.6% 的相對高位。

2、iPhone:雙位數增長,量價齊升。本季度公司 iPhone 業務實現營收 4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3.5%,大超市場一致預期(398.5 億美元)。本季度手機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於 iPhone16 系列、新興市場需求(兩位數增長)和應對關稅而提前購買的帶動。對於本季度,海豚君估算 iPhone 整體出貨量同比增長 2.7%,出貨均價同比上漲 10.5%

3、iPhone 以外其他硬件:Mac 給力,iPad 等產品低迷公司本季度 Mac 業務實現 15% 的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 M4 MacBook Air 的推動,其中新興市場營收、新用戶及升級用戶都有雙位數增長;而 iPad 及其他硬件業務本季度都有所下滑,主要是去年同期 iPad Air/Pro 發佈帶來的高基數影響。雖然其中部分產品享受中國國補,但從季度表現看,國補對蘋果公司整體拉動作用並不明顯。

4、軟件服務:不懼挑戰,再創新高。即使面臨美國地區 App Store 允許外部鏈接帶來的挑戰,公司軟件服務本季度收入依然有 274 億美元,市場一致預期(268 億美元)。憑藉 75.6% 的高毛利率,公司軟件業務以接近 29% 的收入佔比,產生了公司 47% 的毛利潤。

5、分地區收入:全球各地都有增長。其中美洲地區依然是公司基本盤,收入佔比達到 43.8%,本季度實現 9.3% 的同比增長;在中國國補等影響下,大中華區本季度同比增長 4.4%,扭轉了此前連續下滑的表現;本季度其他亞太地區的增速最快,增速達到 20%,主要受印度等市場需求的拉動。

海豚君整體觀點:財報靠 iPhone“撐場”,AI 突破還得努力

蘋果公司本季度交出了相當不錯的業績表現,其中主要的預期差來自於 iPhone 業務。iPhone 業務作爲公司最大的基本盤,本季度受新興地區及關稅影響下提前購買需求的影響,公司手機業務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結合 IDC 等出貨量數據看,本季度蘋果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約爲 2%,而 iPhone 均價同比上漲有 10% 左右。

至於毛利率方面,在硬件收入同比增長的同時,而硬件產品毛利率出現明顯下滑,主要受大約受 8 億美元左右的關稅相關成本影響。若剔除該影響後,海豚君測算公司本季度的硬件產品毛利率爲 35.7%,同比提升 0.4pct。由於公司預計下季度仍將承受 11 億美元左右關稅相關成本,這仍將給下季度的硬件產品毛利率帶來壓力

而公司在應對關稅的措施方面:①優化供應鏈,調整生產分佈(當前美國銷售的 iPhone 多產自印度,Mac 等多產自越南);②擴大美國本土投資,逐漸完善本地化供應鏈憑藉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產業鏈地位,將削弱關稅帶來的影響。

雖然蘋果公司本季度交出了 “超預期” 的表現,但公司也依然面臨着多重風險:

a)手機市場需求低迷和部分地區的競爭加劇:結合 IDC 等行業數據,本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增速僅是低個位數,而蘋果手機出貨量增速也僅有 2% 左右。雖然公司 iPhone 業務收入實現了雙位數增長,但從蘋果在全球的出貨量市場份額看,公司本季度的市場份額僅有 15.7%,同比再次滑落

b)美國 App Store 允許外部鏈接帶來的挑戰:蘋果長期以來通過 App Store 的抽成獲取高額利潤,“蘋果稅” 使得蘋果在用戶付費下載應用或購買應用內數字商品及服務時,抽取 一定的費用。允許外部鏈接後,部分交易繞過蘋果支付系統,蘋果無法對這些交易抽佣,直接導致收入受損

c)谷歌訴訟案可能產生的潛在影響:美國司法部起訴谷歌濫用搜索引擎壟斷地位,其中包括谷歌向蘋果支付費用以成爲蘋果設備(iPhone、Mac 等)搜索接入點(SAPs)的默認通用搜索引擎(GSE)。

蘋果從谷歌獲得的全球流量獲取成本(TAC)達到 200-300 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貢獻約 125 億美元,計入服務業務收入。而最壞的情況是將損失 125 億美元的美國市場,當前市場相對中性的預期影響範圍在 40-60 億美元。

這些(a+b+c)風險可能對蘋果公司產生階段性的影響,但憑藉龐大的用戶基數和生態粘性,蘋果公司作爲硬件終端仍具有明顯的護城河,可以預期對公司經營面的衝擊並不會太大。

從投資視角看,結合蘋果公司當前市值(3.1 萬億美元),對應公司 2025 財年淨利潤在 28 倍 PE 左右(假定公司收入 +6.4%,毛利率爲 46.7%,稅率 15.6%)。參考公司歷史估值區間(25-35 倍 PE),當前估值處於區間中下部,也表明市場在當前對公司的預期相對偏低。

粗看公司本財年的淨利潤增速將達到 26.7%,但由於上一財年受歐盟補稅(約爲 100 億美元)的一次性影響。若剔除該影響後,本季度實際利潤增速約爲 7%。如果 iPhone17 沒有大的創新而 AI 落地不斷延後的情況下,公司下一財年可能也將延續個位數增長。在個位數增速的公司中,蘋果能享受將近 30 倍的 PE,主要是市場看重公司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地位、產業鏈話語權和軟件生態的壁壘。

雖然公司在近幾個季度都提升了資本開支,公司本財年前三個季度合計資本開支達到 94.7 億美元,同比增長 45%,但市場期待的 AI 創新仍未見突破,Siri 更新也延後至了下一年。如果 iPhone 或硬件端沒能展現出創新力,而 AI 業務也遲遲難以實現突破的話,公司將很難實現 “更進一步” 的跨越。

整體來看,雖然蘋果公司存在潛在的外部風險,但公司依然擁有大量的用戶基礎,公司經營面也將依舊穩健。但不容忽視的是,蘋果公司當前產品創新不足和 AI 進展緩慢,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市場對公司的期待。堅實的護城河,能給蘋果帶來託底的作用。而如果公司持續不能給出新的看點,公司股價也將難以向上突破傳統估值區間。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