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Starbucks 本季營收達95億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的94.5億美元,年增4.28%,主要得益於新店開業,全球淨增308家門市至41,097家,北美成長3%,國際市場成長5%。儘管同店銷售下降2%,新店的貢獻顯著推動了營收成長。
每股盈餘 (EPS):每股盈餘為0.50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0.69美元,年減46.24%。這項表現主要受「Back to Starbucks」策略投資影響,以及一次性稅務項目對 EPS 產生0.11美元的負面影響。此外,費用去槓桿化也增加了成本。
同店銷售: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2%,略低於市場預期的-1.5%。主要受可比交易量下降2%拖累,部分被平均客單價成長1%所抵消,反映出消費者需求疲軟,可能源自經濟環境壓力或市場競爭加劇。分區域看,北美交易量下降3%,平均客單價成長1%;國際市場同店銷售持平,交易量成長1%被平均客單價下降1%抵銷。其中,中國市場交易量成長6%,但平均客單價下降4%,顯示消費者對價格較敏感。
利潤率:營運利潤率為10.1%,低於預期11.6%,年減660個基點。主要原因是營運槓桿效應減弱、「Back to Starbucks」計畫相關投資(包括額外人力成本和2025年領導力體驗項目)以及通膨壓力。
全球門市數量:全球門市總數增至41,097家,淨增308家,其中53%為公司直營店,47%為授權經營店,顯示擴張策略穩定推進。未來,新店開張將推動營收成長,但需確保新店獲利能力,避免對現有門市同店銷售造成負面影響。
星巴克2025財年第三季財報反映了營收成長與獲利壓力並存的複雜局面。儘管未提供2025全年指引,基於新店擴張和國際市場潛力(尤其是中國),預計全年收入將達到低單位數成長。然而,受戰略投資短期影響,特別是在第四季度,每股盈餘(EPS)可能持續承壓。利潤率方面,管理階層對恢復疫情前17%的營運利潤率持樂觀態度,但受咖啡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約,2025年全年利潤率可能低於歷史水準。同店銷售預計持續疲軟,北美市場壓力較大,中國市場則可望維持成長,需視經濟環境改善或促銷效果而定。
中國市場:中國市場是亮點,儘管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2%,中國市場實現2%成長,交易量增加6%,凸顯其作為成長引擎的潛力。目前中國門市總數達22,363家,較去年同期成長5%。管理層透露可能出售中國業務部分股份,以優化資本結構,為進一步擴張提供資金,同時繼續擴大門市佈局。
長期成長計畫:為推動長期成長,星巴克計畫2026年推出創新產品,包括蛋白冷泡泡沫、椰子水基飲料及全新Starbucks應用,旨在提升顧客體驗和數位參與度。同時,公司將升級Rewards忠誠度計劃,增強顧客黏性。這些舉措屬於「Back to Starbucks」計劃,透過菜單創新和數位轉型驅動成長。儘管第四季獲利可能面臨壓力,管理層強調可持續成長策略,預計2026年表現將顯著改善。
TradingKey - 星巴克2025財年第三季財報預計於2025年7月29日(週二)盤後發布,隨後將舉行電話會議。以下是對星巴克2025財年第三季營收和每股盈餘(EPS)的市場預期:
同店銷售成長:2025財年第二季的全球同店銷售下降1%,主要由交易量下降2%驅動,平均客單價上升1%。目前市場預計第三季可能出現穩定或輕微改善,特別是在北美和國際市場,尤其是中國。
交易量(流量):交易量下降是近期表現的痛點,投資者將關注是否在三季度有所恢復,這對判斷客戶需求至關重要。
平均客單價:第二季的平均客單價上升1%,預期Q3將持續受惠於價格調整與產品組合最佳化。
門市擴張:第二季新增213家門市,總數達40,789家。三季預計將繼續擴張,特別是在新興市場,以支持長期成長。
數位與忠誠度計畫:截至2025財年二季度,美國Starbucks Rewards會員數為3,460萬,較去年同期成長4%。投資者將關注會員成長和透過數位管道的交易量,反映客戶忠誠度和重複購買行為。
中國業務:中國是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場,但近年來面臨激烈競爭。自2024年底以來,關於星巴克中國業務出售的傳聞不斷,如果中國業務出售或合作夥伴關係在財報中提及投資者應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