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信託(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所持有的25項美股投資,總市值達418.1億美元。在第一季國際市場劇烈震盪、總體風險升高,以及產業結構快速輪動的背景下,蓋茲的投資組合依然保持零換手率,毫無調整。這種超然穩定的投資風格,背後並非建立在短期機會主義之上,而是回歸初衷,奠基於長期結構性信念與「使命導向型」資產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該投資組合呈現高度集中,前十大持股市值占整體組合比重近96%,遠高於一般機構投資者所採行的分散策略。這種集中策略凸顯蓋茲對少數擁有穩定現金流與系統性產業地位企業之深度信任。
與偏好高頻交易的對沖基金經理如雷・達利歐或喬治・索羅斯不同,蓋茲展現了典型的「捐贈型基金耐心思維」(endowment-style patience),其投資時程以「十年起跳」為評估單位,而非著眼於季度績效。在穩健增值與實現慈善長期目標的雙重考量下,該信託所做的每一項投資,皆經審慎評估,強調回報與道德並重,並力求長期持續性。因此,該組合近乎完全避開高波動科技概念股與小型股,訴求長線配置而非短期套利操作。
從產業配置來看,蓋茲的投資組合主要涵蓋推動全球經濟運行的關鍵支柱型產業。其中,「工業類股」占組合比重達43.36%,為最大板塊,彰顯出其對實體基建、物流運輸與核心營運資產的積極認同。代表性持股包括加拿大國家鐵路(Canadian National Railway)、卡特彼勒(Caterpillar)與廢棄物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皆屬於難以被技術變革或消費喜好轉移所顛覆的傳統產業。
科技領域則由微軟(Microsoft)一股獨撐大局,該公司占整體組合比重達25.55%。微軟不僅因為與蓋茲本人的歷史背景緊密相關,也長期被看好在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及企業軟體領域佔據領先地位,體現其創新驅動與現金流穩定的雙重優勢。
同時,金融服務(21.88%)則完全透過伯克希爾・哈瑟威(Berkshire Hathaway)間接配置,此一安排使得蓋茲無需親自選股,就能投資一籃子優質資產,從能源、消費、鐵路到金融皆涵蓋其中,並享有巴菲特一貫保守審慎的資金管理。
消費防禦類股(3.87%)與基礎原物料(3.16%)則僅占極小比例,至於能源、醫療或通訊產業則幾乎無布局,顯示該組合傾向明確集中而非市場複製型配置策略。
蓋茲的主要重倉股體現其核心投資理念:耐心持有高品質資產、專注長期價值。
微軟(MSFT)為第一大持股,市值達107億美元,占比達25.55%。該公司在人工智慧、雲端與資安浪潮中持續佔據領導地位,亦因其強大現金流與創新循環飛輪的特性,被視為「新世代藍籌股」的代表。
伯克希爾・哈瑟威(BRK.B,持股市值91.5億美元,21.88%)則提供一項穩健配置方案,間接納入多個策略產業,並透過龐大保險浮存金結構(insurance float)強化獲利與防禦配置。
加拿大國家鐵路(CNI,74.6億美元,17.85%)與廢棄物管理公司(WM,53.4億美元,12.78%)分列其後,皆具備抗通膨特性及近乎區域壟斷的市場地位,是在經濟震盪時期的穩定現金流來源。
其他重要持股包含:卡特彼勒(24.2億美元)、迪爾公司(Deere & Co,16.6億美元)與怡口淨水(Ecolab,13.2億美元),皆聚焦於工業循環、可持續農業與潔淨技術。
此外,聯邦快遞(FedEx)、可口可樂墨西哥(Coca-Cola FEMSA)與沃爾瑪(Walmart)等防禦型品牌亦在組合中擔任低波動性穩定器角色。
蓋茲投資關注重心並非AI、醫療或區塊鏈等波動性強、技術迭代快的熱點板塊,而是專注於支撐全球經濟運作的「現實型經濟資產」——如廢棄物、水資源、鐵路、能源效率與食品物流等,具備天然壟斷、政策支持與高進入門檻的產業。
這些公司如怡口淨水(Ecolab)與廢棄物管理公司(WM),與蓋茲基金會多年來投入的公益項目如公衛衛生、永續農業、綠色都市解決方案等息息相關。
另方面,加拿大國家鐵路、卡特彼勒與迪爾等工業企業提供強大基礎建設支撐,在農業機械化與全球運輸升級中發揮作用,補強人道與地球永續發展的主軸。
值得一提的是,該組合未出現任何軍工企業、化石燃料巨擘或傳統大型醫療股,反映嚴格的負面篩選(negative screening)機制,也呼應其使命導向理念。整體配置偏向業務主體設於美國、但收入具有全球來源的企業,使其同時兼顧成長性、地域分散與政治風險可控性三項要素。
截至2025年3月底,蓋茲的投資組合年回報達8.7%,表現優於同期標普500指數的6.2%。更重要的是,該績效在低波動性前提下實現,體現了高品質、低 Beta 策略的防禦與進攻兼備特點。
微軟是最大貢獻來源;受惠於企業級AI需求爆發及Azure市佔率擴大,股價飆升。廢棄物管理與加拿大國家鐵路亦因通膨加價機制與基建支出提升而表現亮眼。
儘管聯邦快遞因地面物流部門毛利受擠壓、股價滯後整體水準,惟其作為全球供應鏈樞紐的重要性仍未改變,繼續在組合中扮演關鍵角色。
整體而言,在利率波動、地緣政治緊張等多重逆風之中,蓋茲的穩定策略再度驗證其「慢即是快、穩即是勝」的選股準則。
蓋茲的投資組合體現「捐贈型資產管理」(mission-related investing)的典範模式。2025年第一季「零換手率」不只是對市場觀望的消極反應,而是一種信仰與戰略的堅守。
投資不僅僅是配置資金,更是價值觀的延續。縱使日常投資決策由專人執行,蓋茲基金會仍設下明確道德底線,包括排除環境掠奪、公司治理不彰等企業。
對於如微軟、伯克希爾、廢棄物管理公司等企業的長期持有,也象徵基金會對其公司治理價值、社會責任與經濟模式的高度認同與合作默契。
藉由產業領導地位、可預測性股息、可防守性護城河,加上基本面紮實支持,蓋茲有效限制下行風險,確保慈善基金能長期穩健運作、資金持續注入公益任務。
這種哲學,或可成為大學捐贈基金、退休金機構與長期投資導向資產管理者的標竿案例。
比爾・蓋茲的投資組合,以一種「架構有序的極簡」方式,建構了耐用、穩健的資本堡壘。其涵蓋軟體(微軟)、基礎設施(加拿大國家鐵路)、資源循環系統(廢棄物管理)以及多元集團(伯克希爾),每筆持股皆扮演具有明確角色的戰略配置。
對於追求本金保值、抗通膨能力與可持續發展價值共鳴的投資人而言,蓋茲的資產組合展現出罕見的方向感與道德共識:當他人逐新、追逐下一個技術泡沫時,該組合選擇以基本面為錨,靜靜地證明——善良與回報,不必互斥;長期主義,也是最佳的風險對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