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楊德龍:這輪行情啟動可望提振消費 推動經濟回升

楊德龍2025年8月26日 08:14

現在處於行情啟動的階段,許多投資人從空翻多,入場積極性較高。市場這一波上漲得非常迅猛,但這並非常態,在大幅上漲之後,可能會出現一些獲利了結的調整。我認為這輪行情是慢牛、長牛,可能要延續兩到三年的時間,而不是短期的快牛、瘋牛。從一開始,場外配資就已經嚴格管控,因此目前尚未出現場外配資的現象,主要還是透過兩融加槓桿。建議投資人謹慎使用兩融,因為加槓桿後,時間就不再是朋友,可能成為敵人。 2015年的教訓告訴我們,過度加槓桿一旦市場出現趨勢向下,可能會造成較大的投資損失,甚至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

目前市場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4000點大關也近在咫尺,趨勢已經逐步確立。然而,節奏上仍需把握,不能盲目追漲熱炒的股票。應從產業前景的角度選擇未來有發展潛力的公司。今年的行情呈現出啞鈴型的特色。一方面,以顯示為代表的大資金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的銀行板塊,銀行股也創了新高,出現大幅上漲;另一方面,一些遊資和散戶偏好炒作的科技創新股票漲幅較大,而許多白馬股尚未啟動。例如,消費白馬股仍處於底部盤整階段。等到行情進一步走高,許多投資人將透過購買基金入市,這樣基金的重倉股可能會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板塊之間可能會形成輪動,而不僅僅是繼續追逐科技創新。

從產業轉型的角度來看,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領域,如人形機器人、算力、智慧駕駛等,仍是可以重點關注的方向。尤其是有些企業將來有可能做大做強,現在正是把握產業機會的時機。但市場的分化依然較為嚴重。從底部佈局來看,品牌消費品仍處於相對低位,從佈局的角度來看,可以適當佈局,等待行情上漲。投資人在股市賺到錢後,往往會增加消費,消費是最先復甦的,因此這些品牌消費品有可能在未來受益,出現估值和業績的雙輪驅動。另一方面,科技創新仍需積極掌握。人形機器人產業目前正處於從新創期到成長期的階段,尚未進入家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相關的上游零件公司以及相關主題投資基金可以繼續關注。對於追求穩定報酬的投資人,配置高分紅的低估值、高股利板塊也是可行的選擇。雖然這些板塊上漲彈性不大,但分紅率穩定。因此不同投資者根據風險偏好的不同,選擇也有所不同。年初時,我就曾預測2025年將會是個多頭市場行情,所有類型的投資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機會。現在來看,這項預期逐漸得到驗證。

近期,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的演講釋放了鴿派訊號,9月降息幾乎板上釘釘,年底之前可能還會降息一到兩次。這對美股來說是個提振,但考慮到美股的估值已處於歷史高位,未來上升空間有限。相較之下,A股和港股仍是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中的估值窪地,雖然已經上漲了一波,但估值並不算過高。因此,這些市場仍有較大的上漲空間,特別是A股和港股的多頭市場已經逐步啟動,後續可能會有較大上升空間。

建議大家堅定信心,當前行情已逐步啟動,吸引了場外資金入場。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的大規模轉移,可能成為資金流入的最大來源。根據統計,7月份居民存款減少了1.1兆,正常月份居民存款應增加約1兆,因此這差額反映出資金的流動趨勢。非銀行存款增加了2.14萬億,剛好與儲蓄增量的減少部分差不多,且大部分存款進入券商的保證金帳戶,說明許多居民透過股票或基金入市,開始出現存款搬家的現象。目前我國居民存款有160萬億,轉移到資本市場的資金量仍然較小,這個過程才剛開始。去年年底,我就已明確預言2025年A股和港股會迎來牛市,居民儲蓄將持續轉移,帶動資本市場成長。這項預期逐步得到驗證,隨著市場行情的進一步上漲,更多的居民存款將進入資本市場,推動市場走出多頭市場的趨勢。

這輪牛市超出預期,依賴的是居民存款的支撐。因為居民存款是市場資金的最大來源,其他資金來源如樓市、債市的資金較為有限。而居民存款如果能在未來兩三年內向資本市場轉移20到30萬億,將大大推動市場回升。目前,股市和樓市的蹺蹺板效應明顯,股市在此階段更具吸引力,樓市的上漲預期大幅減弱,房地產成交量低迷,因此,股市在未來兩到三年的牛市過程中,將對樓市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股市和樓市之間可能會形成連結關係。目前,股市的上漲將有助於房地產市場的回暖,雖然目前樓市的交易量較低,投資者的交易意願較弱,但當市場漲到一定程度後,股市的賺錢效應將推動資金流入樓市,助力樓市復甦。

總的來說,目前市場已經開啟了多頭市場,A股仍是散戶主導的市場,趨同效應明顯。一旦出現調整,調整也會較為迅速。由於本輪多頭市場並未得到強而有力的基本面支持,因此更多依賴政策利多和資金推動,行情波動可能較大。因此,建議投資人保持耐心,合理配置股票和基金,坐穩扶好。在市場調整時,要注意控制風險,記得要謹慎加槓桿,一旦加了槓桿,時間就不再是朋友,反而可能成為敵人。

(作者為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審核Yulia Zeng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