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AI突進、股價下滑,百度的發展悖論

財華社2025年5月22日 11:06

百度(09888.HK)公佈了2025年第1季業績,AI相關收入急速增長,蘿蔔快跑也繼續向海外拓展,然而,其績後股價卻未如理想,百度(BIDU.US)季績後美股股價下挫4.32%,H股股價下挫4.01%,原因為何?我們來逐一剖析。

百度的AI相關收入強勁增長

2025年第1季,百度總收入為324.52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98%,其中百度核心季度收入為254.63億元,按年增長6.97%;愛奇藝(IQ.US)的2025年第1季收入為71.86億元,按年下降9.35%。

百度核心業務方面,第1季線上營銷收入為160億元,按年下降6%;非線上營銷收入為94億元,按年增長40%,主要受到AI雲業務的增長推動。

百度核心的非線上廣告收入中,AI雲的收入為67億元,按年增長42%,得益于雲業務的強勁增長,佔百度核心業務收入的26%,高于一年前的20%。

行政副總裁沈抖在業績發佈會上透露,百度AI雲收入主要分為兩部分——個人雲和企業雲,其中企業雲佔了AI雲收入的大部分,而且持續領先于雲收入增長。

企業雲中又分為訂閱收入和項目收入,訂閱收入目前佔了企業雲收入的大部分,提供可持續的收入流。

在訂閱收入中,生成式AI相關收入已連續幾個季度維持按年三位數增長。項目收入則不時起伏,但從長遠來看,他相信訂閱收入佔比將持續攀升。AI雲的非會計準則經營利潤率持續按年擴大,並保持上升勢頭,主要因為附加值較高的收入佔比上升帶動,沈抖透露,其AI雲的非會計準則經營利潤率現處于10%左右水平。

百度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值得留意的是,儘管AI雲實現非會計準則經營利潤率正數,但是從整體來看,百度的利潤率在下降。

我們留意到,2025年第1季百度整體毛利率為46.11%,較上年同期下降5.36個百分點,儘管季度收入按年增長2.98%,毛利卻按年下降7.75%,至149.65億元;非會計準則EBITDA利潤率為22.21%,較上年同期下降3.95個百分點;非會計準則純利率為19.93%,較上年同期下降2.31個百分點,非會計準則純利按年下降7.73%,至64.69億元。

財華社認為,百度的利潤率持續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AI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國内大模型,每家AI基礎架構公司都想搶佔先機,為此不斷降低價格擴大市場份額。

李彥宏在業績發佈會上就提到,百度最近推出的每一款新模型都實現了大降價,例如3月推出的文心4.5和X1,其中X1比肩DeepSeek R1的性能,價格低一半。一個月後推出的Turbo版本性能提升,定價也更低,文心4.5 Turbo的價格比4.1低80%,文心X1 Turbo的價格相當于文心X1的一半。

此外,百度計劃于6月30日對其最先進的文心4.5系列模型開源,與此同時,百度表示在積極接受開放標準,比如模型上下文協議(Model Context Protocol,簡稱MCP),它可以更容易地訪問人工智能驅動的工具,並進一步降低AI開發的障礙。百度管理層預計,隨著開發變得越來越簡單,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應用出現在其雲上。

在降價的同時,百度也在增加投入。

百度代理首席財務官何俊傑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百度對AI的投資不僅僅反映在資本開支上,還包括經營現金流出。

2024年百度在AI的投資已顯著高于2023年。管理層計劃繼續于2025年增加對AI的投資,已進一步鞏固其在AI大模型方面的地位,並把握未來的增長機遇。首先是AI雲業務,百度正投資于AI基礎設施以滿足AI使用率上升所帶來的市場需求;其次,百度會繼續投資升級其模型;另外,百度還投資于自動駕駛技術。最後,百度還會投資于專注用戶體驗的AI搜索轉化。

但由于AI搜索變現仍處于早期階段,百度短期利潤率將受到壓力,但管理層認為這有利于釋放長遠增長潛力。

為此,我們認為百度的AI處于變現的早期階段,通過降價爭取市場份額,或在一定程度上令收入增長受壓,再加上將加大AI投入,短期利潤率也將受到壓力,這是投資者對其前景變得不太樂觀從而令其股價下降的主要原因。

百度AI的進展

2025年3月,百度發佈首個具備多模態能力的旗艦基礎模型文心4.5及首個推理模型文心X1。4月,百度推出升級版本文心4.5 Turbo及文心X1 Turbo,在提升性能的同時大幅降低價格。4月份在百度Create 2025的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發佈新一代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百度計劃于6月30日對其最先進的文心4.5系列模型開源。

在其AI雲業務中,百度正在加強千帆這個行業領先的大眾平台,以更好地支持開發者和企業客戶構建模型和促進AI應用。千帆建立了一個綜合的基礎模型庫,覆蓋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主流選擇。它不僅提供了百度的早期系列模型,還提供了廣泛的開源和第三方模型,包括最新的推理和多模型模型,以便讓個人開發者和企業客戶以更大的靈活性選擇合適的模型。千帆為這些模型提供行業領先的成本效益,尤其是運行DeepSeek這樣的模型。

管理層表示要決心進一步加速搜索領域的人工智能轉型。

管理層透露,今年4月,大約有35%的移動搜索結果頁面包含AI生成的内容,高于1月份的22%。

李彥宏預計,這一比例在第2季將持續上升,主要因為:1)當前的AI發展非常快,用戶的信息搜索行為持續多元化,因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在這些能力方面進行快速創新。2)模型功能的不斷進步也助力大規模生成多模態内容的同時,不斷提升搜索結果的質量、數量和呈現形式。每次查詢的平均成本會隨著推理成本的下降而下降。3)他認為百度已經建立了一個堅實的產品框架,能夠很好地整合多媒體内容,這在整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其提供更容易理解的答案,並更好地與用戶的行為保持一致。

至于變現,李彥宏表示,剛剛才開始準備測試,因其AI搜索與傳統搜索有很大不同,相應的變現路徑需要重建和完善,這需要一些時間,也就是說,管理層看到巨大的潛力,目前可能只有小部分傳統搜索可以實現變現,但大部分仍不能。

但他也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預計人工智能搜索將大大提高其從長尾查詢和以前未開發的領域中獲利的能力。他期望與傳統的搜索相比,更多的查詢變得可變現。此外,AI搜索可能會創建更靈活、更原生的格式,並自然地融入新用戶的體驗。

展望未來,李彥宏相信這種不斷擴大的變現能力的長期潛力是相當可觀。雖然當前對AI搜索的投入將不可避免地給收入和利潤率帶來顯著的短期壓力,但他仍然認為這是長期增長的正確道路。

AI芯片夠用嗎?

沈抖透露,百度遵從應用驅動原則,因為百度相信,AI的最大價值在應用層,即使無法取得最先進的芯片,他認為其獨特的全棧AI功能仍可賦能其打造強大的應用並產生巨大價值。

他認為百度的AI基礎架構可擴展而且高效,可通過GPU的高使用率支持訓練和推理。同時,其可以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靈活地從一系列芯片解決方案中進行選擇,特别在推理方面。

因此,他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内開發的自給自足的芯片,以及越來越高效的本土軟件堆棧,將共同為中國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長期創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自動駕駛方面

百度管理層強調,蘿蔔快跑將是其未來重要的收入驅動力。

今年第1季,蘿蔔快跑提供的自動駕駛訂單超過1.4百萬單,同比增長75%。截至2025年5月,蘿蔔快跑累計為公眾提供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訂單超過11百萬單。

在今年3月,蘿蔔快跑已拓展至迪拜和阿佈紮比,目前蘿蔔快跑的全球足迹已覆蓋15個城市。5月,蘿蔔快跑在迪拜開始進行開放道路驗證測試,預計不久後也會在阿佈紮比開始測試。4月,蘿蔔快跑獲準在香港進行制定乘客的開放道路測試。當前蘿蔔快跑在全球有超過1000架完全無人駕駛車輛。

結語

綜合來看,2025年第1季,百度在其未來驅動力AI和自動駕駛方面都有不錯的進展,然而,其股價卻在績後下跌,主要源于AI市場競爭激烈,百度通過降價擴大市場份額及加大AI投入,導致短期利潤率承壓,AI 搜索變現尚處早期階段,使得投資者對其短期前景信心不足。

長遠而言,AI的發展日新月異,面對OpenAI等初創企業在AI搜索方面的競爭,谷歌(GOOG.US)已開始在醞釀AI搜索方面的大招,百度在AI搜索方面的優勢能否感動投資者似乎仍是未知之數。

與此同時,遠到國外同行Waymo和特斯拉(TSLA.US),近到國内同行小馬智行(PONY.US)和文遠知行(WRD.US),都將對其擴張形成競爭,其中小馬智行或計劃在2025年底將Robotaxi車隊規模擴大到千台,並繼續在一線城市拓展付費服務。

此外還有小鵬(09868.HK)虎視眈眈。今年在廣州啓動的「智能交通試點」,小鵬P7+參與了Robotaxi測試,其計劃于2027年投入商業運營。

無人出租車領域的競爭也在不斷加劇,蘿蔔快跑能否跑出未來存在很大變數。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