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關稅不確定性成為今年金融領域的主旋律之一,本文旨在探討此趨勢對另類投資,尤其是新興市場表現的潛在影響。
考慮到中國是關稅談判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我們在Cobalt數據中將亞洲新興市場換成了亞洲已開發市場,以評估在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投資者可能轉向哪些區域。
從數據來看,這些地理區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年回報率約為3%的地區(拉丁美洲、歐洲的中東歐及獨聯體國家,和泛新興市場投資者);另一類是表現優異者(亞洲已開發市場以及中東和北非地區,或MENA)。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亞洲已開發地區本身市場更加成熟,而MENA地區在過去二十年中吸引了大量私募市場資本流入。
最近的兩筆交易展現了亞洲已開發市場和MENA地區的營運環境,也凸顯了未來的投資潛力。第一個是Skechers被3G私有化收購。這筆交易反映了市場對中國產品可能面臨新一輪稅負的擔憂。該交易預計將為Skechers提供將產能轉移至其他地區的靈活性,許多其他企業也可能採取類似的做法。因此,希望繼續佈置亞洲市場的國際投資者可能會將目光轉向亞洲的已開發國家。
另一筆交易是OpenAI收購IO並在阿聯酋推出Stargate UAE專案。前者預示著,在未來10年,人工智慧領域將湧現更多類似的交易規模和類型。 Stargate在阿聯酋的啟動是OpenAI的第一個國家合作項目,它表明阿聯酋正在努力成為新興產業的領導者,並可能成為投資者蜂擁進入該領域的地區。
儘管自初步關稅政策出台以來,公開市場已穩定,但投資人今年仍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在不斷變化的關稅政策下,投資者將不得不保持敏捷和靈活性。
從中國向亞洲已開發市場的生產轉移趨勢,可能成為未來幾年重塑私募市場格局的重要因素。而這項轉變也可望在其他新興市場創造出新的投資機會。同時,MENA作為AI公司的首選地區,有可能在全球投資格局中獲得更具競爭力的地位。
歡迎與我們分享您在業務上的挑戰: https://go.factset.com/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