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BNB、OKB、HYPE 等主流平台幣價格相繼創下歷史新高,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同時很好奇它們為何表現如此強勢?下一個創新高的平台幣會是誰?
本文將深入解析平台幣的定義、特征、市場表現,以及三大平台幣創新高背後的深層意涵等等,幫助投資者掌握這一波結構性牛市的核心邏輯。
平台幣(Platform Token),通常指的是由加密貨幣交易所發行的原生代幣,比如幣安幣(BNB)。平台幣不僅是外部投資者評估平台價值的重要指標,同時也平台內部的「經濟燃料」,具有許多用途:
功能類型 | 說明 |
手續費折扣 | 持幣者可享交易手續費減免,提升用戶黏著度,這是平台幣獨有的功能,區別於其他類型代幣。 |
質押與挖礦 | 可參與流動性挖礦、鎖倉獲利、節點選舉等活動。 |
治理與投票權 | 持幣者可參與平台治理、提案表決。 |
生態支付工具 | 可用於NFT購買、Web3支付、跨鏈兌換等場景。 |
加密貨幣交易所可以分為中心化交易所(CEX)、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兩類,因此平台幣也可以分為兩類: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總共累計有623家交易所,其中248家CEX,375個DEX,但是CEX平台幣只有92個,DEX平台幣有201個,主要是因為部分交易所沒有發行平台幣。平台幣數量眾多,但是知名度較高的並不多,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中心化交易所及其平台幣 | 去中心化交易所及其平台幣 |
- Binance(BNB) - OKX(OKB) - Bitget(BGB) - MEXC(MX) - Gate(GT) - KuCoin(KCS) - Crypto.com(CRO) - Bitfinex(LEO) - HTX(HTX) | - Hyperliquid(HYPE) - Uniswap(UNI) - Jupiter(JUP) - Curve(CRV) - Raydium(RAY) - PancakeSwap(CAKE) - dYdX(DYDX) - 1inch(1INCH) - SushiSwap(SUSHI) - Synthetix(SNX) |
根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平台幣總市值約2000億美元,在整個加密市場(總市值3.9兆美元)佔比約5%,遠遠高於MEME(1.74%)、RWA(1.84%)、NFT(0.57%)等熱門板塊,但是不及DeFi(9.27%)、穩定幣(7.47%)。
在平台幣中,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市值高達1556億美元,佔比接近4%。其中,幣安幣市值高達1210億美元,在該板塊排名第一,其次是Crypto.com(CRO)、Bitfinex(LEO)。
【市值前五的CEX平台幣,來源:CoinMarketCap】
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幣市值約44億美元,大約佔平台幣1%。其中,Hyperliquid(HYPE)市值160億美元,在該板塊排名第一,其次是Stellar((XLM))、Uniswap(UNI)。
【市值前五的DEX平台幣,來源:CoinMarketCap】
今年8月22日,BNB飆升超7%,最高漲至899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一天,OKB價格衝高至258美元,再續歷史新高。8約27日,HYPE大漲12%至51美元關口,創下上市以來新高。這些平台幣價格相繼創新高,到底有什麼深層含義呢?
平台幣的價值與其發行交易所的命運深度綁綁,創新高最核心的意義是「市場用真金白銀投票,認可該交易所未來的成長潛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多個平台幣相繼新高是「結構性牛市」的信號,而非短期炒作。
實際上,在整個加密市場牛市的环境中,交易所作為「賣鏟人」的角色,其盈利預期是最確定的。資金會優先湧入像平台幣這樣「有基本面支撐」的資產,推動其漲幅跑贏大盤。若平台幣創新高伴隨鏈上應用擴展與資金流入,則牛市延續機率大幅提升。
BNB、OKB和HYPE價格創新高背後,不僅是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的結果,也反映了整個行業潛在的增長機會。儘管牛市訊號強勁,但是也不可忽視平台幣潛在的風險,比如監管收緊、安全事件、管理失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