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美國【穩定幣】法案正式落地!美元霸權的終極武器?

TradingKey
作者Zico Xiao
2025年8月4日 07:18


TradingKey - 美國國會剛通過,特朗普大筆一揮,就把穩定幣法案給簽了。速度之快,讓人措手不及。美國財長貝森特之前就總說,穩定幣啊,不僅不會威脅美元地位,反而是美元霸權的「神助攻」。這到底是個啥法寶?美國為啥這麼着急把它扶正?跟著Tradingkey分析師 Zico一起一探究竟吧。



以下是演讲稿全文:

嗨大家好,我是Zico!今天咱們來聊聊一個最近在全球金融圈炸開鍋的事儿——《穩定幣法案》正式生效!就在前兩天,美國國會剛通過,特朗普大筆一揮,就給簽了。速度之快,讓人措手不及。美國財長貝森特之前就總說,穩定幣啊,不僅不會威脅美元地位,反而是美元霸權的「神助攻」。這到底是個啥法寶?美國為啥這麼着急把它扶正?咱們今天就把這「穩定幣」掰開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什麼是穩定幣? 

首先,啥是穩定幣?玩過加密貨幣的朋友,對USDT(泰达幣)和USDC(美元幣)肯定不陌生吧?它倆就是穩定幣界的「扛把子」。簡單說呢,穩定幣就是一種「數字美元」。它也是區塊鏈上的加密貨幣,但最大的特點就是——穩!不像比特幣上竄下跳,它的目標就是死死地盯住1美元。

那它憑啥這麼穩呢?核心就倆字:抵押!打個比方:你想買1個USDT,就得給泰达公司1美元真金白銀。反過來,泰达公司每發1個USDT,它保險櫃裡就得存着1美元(或者等值的超安全資產,比如短期的美國國債)做擔保。你想換回來?隨時!1個USDT就能換回1美元。因為有這100%的「壓艙石」,再加上市場上一帮「套利俠」時刻盯着(價格一歪他們就賺錢),所以它就能穩穩地釘在1美元附近。穩,就是這麼來的!

穩定幣有什麼優勢?

除了「穩」,穩定幣對比咱們平時用的銀行轉賬,尤其是跨境轉賬,優勢那是相當明顯:快!便宜!還更私密點兒!

快還便宜:想想你用傳統方式(比如SWIFT)國際匯款,等個2-5天是常事吧?手續費也不便宜!但用穩定幣呢?區塊鏈加持,點對點直接發,通常5分鐘搞定!費用嘛,大概只有傳統方式的1/10!這效率,這成本,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私密性:傳統轉賬,銀行、支付機構得知道你和對方是誰。穩定幣呢?主要靠你的「數字錢包地址」(就是一串代碼)交易,不強制要求你亮身份證(當然,大的交易平台有合規要求)。隱私保護相對更好一些。

另外有個小甜頭:雖然法案規定了穩定幣本身不應該生利息(怕它變成銀行搶生意),但像幣安、歐易這些大交易平台,為了吸引大家存錢,紛紛搞起了「穩定幣理財」!存USDT,90天年化能有個5%左右!這可比不少銀行定存香多了,算是個不錯的現金管理工具。

美國為啥這麼著急給穩定幣立法?四大算盤!

好,重點來了!美國大佬們為啥火急火燎地給穩定幣立法?這背後啊,四大算盤打得噼啪響:

給美元霸權「打補丁」!這幾年,美國自己財政花錢有點猛,還老愛拿美元當制裁大棒揮來揮去(比如俄烏之後)。結果呢?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加速!各國央行都在賣美債、買黃金,特朗普再搞點關稅壁壘,別人想弄點美元更難了。美元地位有點小動搖。咋辦?推出美元穩定幣!這招挺絕!想想那些本國貨幣天天貶值、通脹爆表的國家(像巴西、阿根廷的老百姓),他們是不是特想把手裡的錢換成美元保值?現在好了,不用那麼麻煩,手機一點,穩定幣(數字美元)到手!這相當於在全球範圍內,給美元需求開了個「線上直營店」,美元霸權的根基又穩了一點。

給美聯儲「分分權」?美聯儲(主要是鮑威爾)和白宮(特朗普)在降息這事儿上,意見可不太一致。但印鈔票的大權(鑄幣權)在美聯儲手裡。現在穩定幣來了!雖然發行穩定幣不等於印新錢(它只是把現成的美元「數字化」搬上鏈),但你想啊,像泰达公司這種巨頭,它手裡攥着用戶存進來的海量美元,轉頭就去買美國國債... 它這一買一賣,動靜可不小,直接影響短期利率市場!美聯儲想精準調控市場的難度,是不是變大了?相當於從美聯儲手裡分走了一點影響力。

給美債「減減壓」!美國欠的國債已經堆到快37萬億美元了!光利息都快還不起了,比軍費開支還高!新法案還得往裡砸錢,壓力山大。那穩定幣能幫啥忙?發行機構(比如泰达)拿着大家存進來的美元,轉頭就去買美債!買了美債,又可以拿這些美債當抵押品,發更多穩定幣...形成了一個「鏈上循環」!對財政部來說,這太友好了!為啥?因為很多錢其實就在這個循環裡轉,不用真的拿一大筆現金出來還到期國債的本金了,只需要付利息就行,短期還款壓力小多了。

搶占加密金融「C 位」!全球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正從嚴防死守轉向試探擁抱。美國在加密領域有技術、有人才、有公司。現在把穩定幣納入正規軍,等於是把這塊快速增長的巨大市場,牢牢框進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裡,確保在未來數字金融的牌桌上,美國還是那個發牌的。

穩定幣有哪些機遇與風險?

穩定幣市場確實火,今年上半年交易量就幹到了6萬億美元,全年預計12萬億。法案落地後,長期看年交易量奔着40萬億美元去也不是夢,潛力巨大。區塊鏈技術,像最近很熱的RWA(真實世界資產上鏈),未來應用還多着呢。不過,咱投資者也得睜大眼睛,看清幾個關鍵風險點:

「架空」央行:美元穩定幣全球跑,可能完全繞過很多國家的央行和監管。萬一真出點全球性金融危機,這些國家手裡沒工具,企業和老百姓可就慘了。

信用和擠兌風險:穩定幣的信用,靠的是發行機構(比如泰达、Circle),可不是美國財政部兜底!而且這些機構可沒把錢鎖在保險櫃,它們拿去投資了(主要是買美債,泰达現在可是美債大買家之一)。萬一大家都慌了要同時換回美元(擠兌),或者它投的資產(比如美債)突然大跌/流動性枯竭,那麻煩就大了。

黑客風險:幣圈黑客事件沒少出,大交易所也中過招,網絡安全始終是個雷。

監管還在「摸石頭」:各國對穩定幣怎麼管,還在摸索。比如美國,發牌照的權力可能下放到政府,水平參差不齊,聯邦層面還沒完全管住,這本身就有點風險。

用戶為啥要用它?說到底,美國政府是想讓大家把穩定幣當新支付工具用。但用戶憑啥不用美元要用它?除非它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否則大規模推廣沒那麼容易。

總結一下核心:接受美元穩定幣,本質上就是把自己的資產和美元體系綁得更緊了。它所謂的「穩定」,其實是美元體系的穩定。

最後,如果大家對投資穩定幣或者相關領域感興趣,除了直接關注一些相關的個股和加密貨幣(如圖),還有兩隻成立較早、專注加密行業的ETF可以參考:Bitwise加密行業創新者ETF (BITQ)和FT SkyBridge加密行業和數字經濟ETF(CRPT)。前者主要投礦企、交易所這些基礎設施,後者還覆蓋像英偉達、Meta這樣的數字經濟巨頭。具體持倉和走勢,大家可以在TradingKey官網上查看詳細分析

好了,關於穩定幣的內容,今天就聊到這裡。如果大家對我們的欄目感興趣,希望您可以幫忙點讚、評論和訂閱!因為我們真的很需要!我是Zico,我們下期見!

審核Tony Chou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