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美國採用哪種方式儲備比特幣?市場為何高度關注該問題?

TradingKey
作者Block Tao
2025年8月23日 02:00

前言

TradingKey - 8月15日,美国财长贝森特聲稱「美國政府不會直接購買更多比特幣」,隨後補充說明「沒有終止擴充儲備計劃」,但是比特幣價格當天仍然暴跌超4%。

可以看出,美國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核心,其是否會儲備比特幣、以何種方式儲備,已成為市場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這不僅關乎比特幣的價值支撐,更可能重塑全球金融秩序。本文將深入探討美國可能採用的儲備方式,並分析市場為何如此關心該問題。

川普:預算中性儲備比特幣

2025年3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佈將五種加密貨幣納入「加密貨幣戰略儲備」,分別是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瑞波幣(XRP)、Solana(SOL)與艾達幣(ADA)。

3月7日,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將美國此前通過刑事、民事等渠道沒收的大約20萬枚BTC轉為美國加密貨幣戰略儲備資產,並要求商務部與財政部研究「預算中性」方式擴充儲備規模。對此,白宮的「加密貨幣沙皇」薩克斯(David Sacks)大讚「不會花費納稅人一毛錢」。

8月15日,贝森特再次強調將以預算中性方式儲備比特幣,其發文表示「財政部致力於探索預算中性的途徑來獲取更多的比特幣以擴大儲備,並履行總統的承諾,使美國成為世界比特幣超級大國。」然而,美國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制定出所謂的「預算中性」方案。

altText

【貝森特發佈的推文,來源:X】

美國儲備加密貨幣的策略有哪些?

目前,美國實施比特幣戰略儲備計劃只有一策略徑即沒收,但是已經提出多種預算中性策略,比如捐贈、關稅、出售黃金XAUUSD或石油USOIL儲備購買BTC等等。

《比特幣時代與大豐收》一書的作者Adam Livingston提議美國政府每月從貿易關稅產生的盈餘中抽取一部分資金用於購買比特幣。此外,聯準會曾在一份報告中探討了利用黃金儲備的估值收益購買比特幣進行儲備。

對於上述的中性預算儲備策略,美國方面並沒有做出回應,未來可能真如BitMEX聯合創辦人Arthur Hayes所說一樣「 沒什麼新意,只是說說而已。」今年3月,川普宣布將推動加密貨幣戰略儲備之後,Arthur Hayes對此事件發表了該評論,暗示該加密貨幣儲備計劃只是一個噱頭,並沒有實際性的作用。

市場為何高度關注美國儲備策略?

美國儲備比特幣的策略,不只是資產配置,更是一種政策信號。不同的儲備形式,代表著美國對比特幣合法性的認可程度存在天壤之別。無論美國未來採用哪種儲備途徑,都可以歸類為兩類,分別是購買與非購買,它們具有不同的含義,可能產生不同的影響,具體如下:

策略類別

購買

非購買

途徑

使用財政收入、關稅收入、石油/黃金收益等購買

捐贈、沒收、挖礦、加密稅收等等

訊號級別

最強信號

溫和信號

美元戰略意圖

這是一種極具攻擊性的防禦策略。它傳達的信息是:不僅要維持美元在物理世界的霸權,還要在數字世界中奪取並控制最新的價值儲存制高點。

猶豫不決或被動持有,是一種戰略遲疑,可能給其他競爭對手(如韓國、中國)留下了空間,讓其通過CBDC或其它數字資產戰略搶佔先機,可能從長遠上侵蝕美元的霸主地位。

供需結構

大量比特幣被國家級實體從流通領域中永久移除(鎖入冷錢包),導致市場流動性急劇枯竭,供應短缺會結構性推高價格。

並不會對流通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僅僅是從一個錢包轉移至另一個錢包,對二級市場的直接衝擊相對溫和且分散。

市場解讀

「數字黃金」地位得到終極背書。這意味著美國官方將比特幣視為與黃金、外匯同等的主權級戰略儲備資產。這不是投機,而是長達數十年的國家戰略佈局。

美國將比特幣視為一種有潛力的金融資產,但並非核心戰略儲備。它更像是一種財政投資行為,類似於投資一支高成長性科技股。

影響

全球所有國家央行和主權基金都將被迫緊急重新評估其資產配置,可能引發一場全球性的「搶幣競賽」。

這為其他機構投資者提供了合規路徑和信心,但不會引發主權國家級的恐慌性購買。市場會將其解讀為「美國認可其投資價值,但未認可其貨幣地位」。

結語

簡而言之,市場之所以高度關注美國的「儲備形式」,是因為形式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政策語言。前者可能引發一場全球金融地震,徹底重塑市場;後者則會鞏固現有格局,最多推動市場溫和上漲,甚至不漲反跌。因此,對於任何投資者來說,理解美國「如何做」的細微差別,比知道他們「做不做」更重要。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