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新闻

topicIcon

股票

【首席视野】李迅雷: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李迅雷系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lixunlei0722)2024年开始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予以支持,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支持的消费品范围也有所扩大。从政策拉动效果看,2024年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今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但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假设上述商品没有获得以旧换新的补贴,其销售额将为多少?有补贴和没有补贴之间的销售额之差,才是以旧换新的真实贡献。当然,由于数据获取存在难度,只能大致估算了。本篇文章我们将分析以旧换新对于拉动消费的具体影响,并尝试提出优化建议。2025年以旧换新的种类及补贴额根据《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主要包括五大品类,其中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等为今年扩围支持的消费品。 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梳理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上海市商务委,中泰国际根据商务部数据,今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补贴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由于中央和地方的补贴资金约为9:1,上半年中央资金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合计补贴为1800亿元以上。根据2024年补贴申请量、带动销售额推算出今年上半年带动的五大品类具体销售额(今年公布了前5个月或上半年的补贴申请量,仅电动自行车公布了带动销售额)。可以看到,带动的销售额中汽车消费的占比最高。 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估算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泰国际根据每类商品的补贴标准,估算出每种品类的补贴金额上限。顶格估算的补贴合计2334亿元,高于上半年央地合计的补贴1800亿元,可能有以下原因:(1)实际补贴申领低于顶格金额,汽车置换、手机、平板及手环的补贴估算略高,比如,售价2000-4000元、4000-6000元手机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3%、43%,根据手机补贴15%、上限500元倒算,可充分按比例享受补贴的手机金额上限仅为3333元。(2)家装等品类还有领取渠道、领取数量上限等限制,且不同地方政策略有差异。(3)用2024年数据推算2025年上半年数据存在误差,已于2024年更新的耐用消费品短期不会再更新,2025年新纳入的家电品类可能导致整体结构变化。(4)根据前5个月数据推算上半年数据可能存在高估,6月份一些省份出现补贴“断档”。(5)政策文件中 “若某地区用完中央下达的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额度,则超出部分由该地区通过地方资金支持,中央不再负担”,若地方提供超出部分资金支持,则实际补贴总金额可能高于1800亿元。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补贴估算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泰国际以旧换新的乘数效应有多大?以旧换新带动消费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上半年以旧换新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资料来源:WIND,中泰国际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其中二季度贡献率为52.3%,较一季度又提高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消费增长,也对优化经济结构有积极作用。不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即比去年同期增加3150亿元,以旧换新若以基准补贴1800亿和顶格补贴2334亿两种情形计算,则分别对社零总额的贡献为0.74%和0.96%。与社零上半年增长1.3%相比,乘数效应似乎并不大。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资料来源:WIND,中泰国际从补贴比例看,五大类以旧换新商品补贴比例均在10%-20%左右(最高30%的补贴比例仅针对适老化改造)。根据申请补贴的数量和带动的销售额推算享受补贴的商品单价,再结合补贴标准,可以估算出补贴比例。享受以旧换新补贴商品单价及补贴比例估算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泰国际从补贴拉动的销售额净增量看,单价低的商品拉动作用更好。使用2024年上半年实际数据、2024年上半年实际数据及实际同比增长两种方法估算没有补贴情况下的零售规模,与2025年上半年实际零售规模的差额即为补贴拉动的零售额净增量。可以看到:(1)2024上半年乘用车销量993万辆,2025上半年乘用车销量1022万辆,但以旧换新补贴约412-494万份,购车意愿与补贴的重合度高,补贴仅带动约100万辆左右的汽车销量净增。(2)补贴对家电、手机、平板、电动自行车的销售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比如714-926亿元家电补贴就可带动1240-1380亿元家电零售额净增;又比如,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以旧换新售出电动自行车总额是2024年的6.6倍。 汽车、家电、手机、平板销售情况资料来源:WIND,乘联会,数据威,中泰国际注:乘用车为广义乘用车口径;家电零售额为限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注1:为按照2024H1同比增速推算;注2:为2024H1实际数据;从上述数据来看,以旧换新对乘用车的补贴投入额较大,但所带来的净增加销售额可能不大,即投入产出比不高。这是需要思考的地方,即下一阶段应该选择什么样价格区间的商品,其乘数效应会更高?此外,从享受补贴的人次来看,今年上半年共有2.8亿人次享受以旧换新补贴,考虑到一人可能多次享受补贴,实际享受补贴额人数小于2.8亿人,估计总人口的10%-15%享受到了补贴。由于补贴总金额有限,补贴商品的单价越高,享受补贴的人群越集中,即可能集中于占总人口40%的中高收入群体内,商品购买的金额门槛也越高,不利于政策的公平可及性和普惠性。以旧换新政策的优化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规模。考虑到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带动9-12月社零较快增长抬高了基数,为了保持今年四季度消费平稳增长,可视情进一步增加以旧换新补贴规模。由于上半年以旧换新补贴资金使用较快,为了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调整补贴政策。比如,贵州自8月1日起,降低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6%→10%,燃油车15%→9%),家电以旧换新、数码购新实行限额限时发放补贴券,先到先得,领完即止。又如,8月5日起,广西恢复线下门店核销,停止线上平台核销,且每日资金额度有限,家电以旧换新400万元/日、3C数码购新100万元/日、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30万元/日、家装厨卫“焕新”70万元/日,资金额度用完当日活动即止。这些调整可能会对下半年政策拉动消费的效果产生影响。二是建议将以旧换新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从商品消费扩大到服务消费等。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从主要让中高收入阶层受益,转向让中低收入阶层受益,扩大补贴受益的人数。降低补贴商品的单价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居民新增消费行为,更好发挥补贴对消费净增的拉动作用。三是从系统思维的角度看,以旧换新不仅对纳入补贴的消费品有直接拉动作用,也对整体消费有间接拉动作用。比如,买车后会进一步进行车内装潢,也可能购买车载小家电等车用商品;购买手机后会购买手机壳、购买平板后会购买保护套;以旧换新补贴节约下的资金可能用于餐饮、休闲娱乐或其他小额日用品购买等。从系统和循环的意义上说,消费补贴相当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收入,经过流通循环,补贴会从支持范围内商品逐步扩散至其他商品和服务。区别仅在于,最初纳入政策范围的商品享受的补贴将最及时、最直接,对应的,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部门将集中受益。由此,也可以从“直接受益-循环流通”的角度对消费补贴政策做出更加细致和有针对性的设计。(中泰证券研究所贺钟慧博士对本文也有重要贡献)
金吾财讯
23 小时前
topicIcon

股票

【首席视野】杨德龙:外资流入叠加居民储蓄大转移 中国资产迎来估值回升机会

杨德龙系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2025.08.05 周二经过长期上涨,美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今年上半年美股一度出现大跌,二季度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引发全球投资者的担忧,当时美股暴跌,纳斯达克指数从高点回落超过20%。随着关税战局势缓解,资本又回流至美股,美股出现新一轮反弹,标普500指数和纳指甚至再创新高。但这时又积累了新的风险,一些华尔街投资大佬开始警示美股的风险,比如与巴菲特、索罗斯齐名的投资大佬罗杰斯最近表示已清空所有美股,更看好A股和港股等中国资产,他指出中国资产当前的估值大概只有美股的三分之一,明显低估;另一位投资大佬巴菲特最近披露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虽然账上现金较一季度略有减少,但仍高达3300多亿美元,相当于约2万亿人民币,这些资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美国短期国债,他也是美国市场上最大的短债持有主体之一,这说明巴菲特认为美股估值过高,不愿意出手买入。实际上,伯克希尔的股价自高点已下跌约15%,但他仍未启动回购,进一步印证其对当前市场估值的谨慎态度。与此同时,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也纷纷调高对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价。国际投行开始提示美股风险、看多中国资产,核心原因是估值差异。美股高估值让很多资本“恐高”。投资大师罗杰斯甚至警告称,美股未来可能爆发“我有生以来最惨烈的下跌”。这种观点虽然略显夸张,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毕竟美股持续十几年的上涨积累了不少风险。如今,“东升西落”的宏大趋势逐步被广泛接受,特别是在科技方面,中国正不断取得突破,从春节前的DeepSeek模型问世,到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逐步进入商业应用,芯片、半导体等领域也有重要进展。军事方面,试射东风31AG导弹、第六代战机亮相等事件,也增强了全球资本对中国的信心,进而提高了中国资产的估值。过去几年外资持续流出中国资产,但今年出现了明显逆转,上半年外资流入内地市场已达101亿美元,实现净流入。从去年4月起,外资流入港股累计达数千亿港币,并仍在持续,这也是一个长期趋势。政策层面持续加码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虽然当前经济增长尚未加快,但已超出年初预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实现了5.3%的增速,超过年初设定的5%左右的目标。下半年大概率还会进一步加码政策,维持5%以上的增速。当前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是内需不足,导致物价较低,上半年CPI同比增速为-0.1%,PPI同比增速为-2.8%,消费品价格信号低迷,工业品价格因产能过剩、价格战等因素而持续下跌。因此,下半年政策重点将聚焦于拉动内需,进一步提升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回升。随着这些政策逐步落地并显效,经济基本盘得以稳固,股市这轮慢牛、长牛行情有望走得更远。我判断这轮行情或将有三年左右的上升趋势,不会是快牛、疯牛,而是慢牛、长牛。在慢牛行情中,投资者更容易获得稳定回报。快牛、疯牛虽然涨得快,但往往容易让投资者高位接盘、亏损惨重,而慢牛走势则给予投资者更多时间研究行业,挑选优质公司和基金,从而抓住机会实现财富增长。从政策导向看,方向非常明确。中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最近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更进一步强调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这些表述非常明确,意在呵护良好的开局,推动牛市发展,吸引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转移。一旦资本市场活跃起来,赚钱效应增强,居民财富增长将带动消费,消费上来后,很多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将逐步缓解。一方面通过供给侧改革,反内卷去产能;另一方面通过扩大需求,解决结构性过剩。今年上半年虽受到关税战影响,但出口增速仍达7%,部分属于抢订单、抢出口的行为,但整体正增长显著提振信心。若外贸稳定、内需回暖,则经济基本面将更加稳固。此外,美元指数今年持续回落,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吸引更多外资流入A股和港股,带来结构性牛市机会。下半年A股和港股或将延续牛市行情,投资机会显著增多,赚钱效应明显增强,市场风格也将更加多元。偏好成长股的投资者可以布局创新药、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科技板块;追求稳健回报的投资者则可关注银行、电力、能源等低估值、高股息板块,今年各类投资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方向。在消费品方面,传统消费增速偏慢,而新消费表现抢眼。几家新消费典范公司火遍全国甚至全球,但从股价角度看,这些公司涨幅偏大,可能存在泡沫,不建议盲目追高。但新消费崛起的背后,反映了消费者习惯的变化,应当引起关注。传统消费品并非没有机会,估值偏低、具有品牌价值的企业下半年有望迎来估值修复,所以投资者应保持信心。从我在去年底发布的《2025年十大预言》来看,2025年中国资产的估值修复机会是明确的,无论是外资流入,还是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的大转移,都会带来大量增量资金。2025年将延续2024年9月24日政策加码,慢牛行情可能持续3年左右,而不是短期上涨。这段时间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后出现一定震荡,但这不会改变中长期上涨趋势,明年市场有望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进一步确立慢牛格局。因此,大家要对未来保持信心、保持耐心,努力在这轮牛市行情中实现财富增长,获取可观的财务性收入。
金吾财讯
23 小时前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