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长期隐身于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背后的巨头,正悄然调整航向。
近期,蓝思科技(06613.HK)与机器人企业越疆(02432.HK)达成一系列合作,内容超出寻常:越疆机器人向蓝思科技下达10,000台四足机器狗整机组装订单;蓝思科技(300433.SZ)还将成为越疆机器人主要部件供应商,涵盖关节电机、结构件及其他核心部件的开发、量产与供应,形成“研发-制造-供应”闭环,越疆机器人将入驻由蓝思科技主导的湖南省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共同参与标准制定和成果转化。
此外,蓝思科技承诺于2025年向越疆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产线中规模化部署越疆高性能协作机器人,重点推动人机协同作业、产线柔性部署与多工序无缝流转。
在这个节骨眼上,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全球首款家庭智能机器人Rover X1首发,或标志着两家公司的合作,从供应采购向联合定义产品升级,蓝思的外壳材料技术与越疆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形成互补,首款产品首发即获得市场关注,为双方后续拓展消费级市场奠定基础。
具身智能:政策与资本双重驱动的万亿赛道
蓝思与越疆的深度绑定,背后是具身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预期。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顶层设计的落地引发地方政策密集跟进。北京提出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圳瞄准2027年培育10家百亿估值企业,上海则推动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中央统筹—地方实践—生态协同”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政策红利直接带动资本热潮。2024年末才赴港交所(00388.HK)上市筹资6.81亿港元的越疆于2025年迎来融资密集期,先是7月完成配售,筹资10.22亿港元,配售价53.50港元已较其7个多月前的IPO发售价18.80港元溢价184.57%,11月6日又宣布计划再配售1,666万股新H股,筹资约7.71亿港元,配售价46.28港元,较7月时的配售价折让13.50%,但仍较2024年末的IPO发售价溢价146.17%,资金将重点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创新、寻求机器人价值链及相邻领域的投资收购与战略联盟机会,以及强化销售渠道和提升品牌影响力。
不到一年,累计募资近25亿港元,且后期配售价均较IPO发售价溢价超一倍,不仅反映出资本对越疆的认可,也凸显市场对具身智能赛道的信心。
技术成熟度的提升则为规模化落地提供了支撑。从工业生产中的精密操作,到家庭场景的陪伴服务,具身智能机器人正突破场景限制,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高。蓝思科技自主研发的六维力矩传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部件已实现量产,叠加其在曲面玻璃、纳米微晶玻璃等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或恰好契合机器人对精密结构件和外壳材料的高要求,这也是其能快速切入头部机器人供应链的核心优势。
蓝思转型:从依赖“果链”到多赛道突围
对于蓝思科技而言,此次跨界并非偶然,或是其摆脱“果链”及对单一产业链依赖、寻求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
其港股招股书显示,2024年,蓝思科技与苹果(AAPL.US)的交易金额为345.67亿元人民币,占收入的比重为49.5%,已远低于2022年时的71.0%,一方面可能是苹果多元化供应来源的结果,另一方面或也体现了蓝思科技摆脱过度依赖单一客户的努力,因小米(01810.HK)贡献的收入占比也提升至23.4%。
但是值得留意的是,即便降低对单一客户的过分依赖,智能手机及电脑类依然是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占比高达82.48%,而手机和电脑通常呈现周期性波动,加上供应链竞争激烈,对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制约。
布局具身智能,成为蓝思科技拓展手机和智能汽车座舱之外的第三增长曲线的重要抓手。凭借在3C领域积累的精密制造、大规模量产管理和供应链整合能力,蓝思快速切入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整机组装赛道,已具备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的整机组装能力,关节模组、灵巧手等核心部件可批量交付,并成功进入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此次与越疆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机器人制造环节的地位,有望形成新的营收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的其他智能终端类分部营收同比大增1.28倍,是增长最为强劲的业务分部,占其总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0.55%跃升至1.10%。
挑战与机遇:转型路上的双重考验
尽管前景可期,但蓝思科技的具身智能之路仍面临双重考验。
在技术层面,机器人核心的运动控制、AI 算法等领域,蓝思仍需依赖合作伙伴或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短期内难以形成完全自主的技术体系。
在市场层面,具身智能产品仍处于市场培育期,消费级市场的接受度、工业级市场的性价比竞争,都可能影响业务推进速度。此外,越疆作为行业新锐,虽获资本加持,但在大规模量产和市场渠道方面仍需积累,双方的合作能否持续稳定推进,仍有待时间检验。
不过,机遇同样不容忽视。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资本持续注入、技术快速迭代,具身智能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有望快速突破千亿级。蓝思科技凭借其在制造端的规模优势和供应链整合能力,有望在机器人结构件、整机组装等环节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公司牵头成立湖南省智启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主导的湖南省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即将启用,新总部也将投入使用,研发与产能布局的完善将为其长期发展提供支撑。
蓝思科技与越疆的合作,是传统制造企业拥抱新技术革命的缩影。在具身智能产业从政策红利向市场红利转化的关键期,这种“制造优势+技术创新”的结合,既为蓝思科技摆脱果链依赖提供了新路径,也为具身智能产业的规模化落地注入了动力。
未来,随着更多传统制造企业跨界入局,具身智能赛道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但只有真正实现技术、产能与市场的深度融合,才能在这场万亿级市场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值得关注的是,由港股100强研究中心主办的“港股100强”评选已正式启动,作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价值标杆与投资风向标,其下设的“年度最受关注IPO公司”子榜单聚焦港股新兴力量的成长潜力与综合实力。蓝思科技凭借制造端规模优势与跨界转型魄力,越疆依托技术创新实力与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双双成为该子榜单的有力竞争者,这场万亿具身智能赛道上的强强联手,将在港股年度价值评选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