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加拿大鹅的控股股东贝恩资本已收到将这家奢侈羽绒服制造商私有化的收购要约。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要约对公司的估值接近14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加拿大鹅的控股股东贝恩资本已收到将这家奢侈羽绒服制造商私有化的收购要约,对其估值约为14亿美元。
这些人士表示,贝恩资本计划出售其在加拿大鹅的持股,高盛正在为此次出售提供咨询。所有现有的要约都计划将这家公司在多伦多和纽约两地的上市地位一并摘牌。由于信息敏感,这些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据悉,私募股权公司博裕资本和安宏资本已提出口头报价,按照加拿大鹅过去12个月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的平均盈利的8倍进行估值,约合13.5亿美元。
其他潜在买家包括波司登,以及由私募基金方源资本和安踏体育组成的财团——他们曾在2019年主导收购拥有 Wilson 网球拍的芬兰亚玛芬体育公司。
多位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加拿大鹅被私有化的前景并不令人意外,因为私有化能够赋予买方更大自主权,以扭转公司局面,而无需承受上市公司严格财务披露带来的额外审视。
据知情人士透露,贝恩资本正等待更多要约,一旦选定买方,预计尽职调查将在两个月内完成,之后即可签署交易。
截至今年为止,加拿大鹅在纽约上市的股票已上涨逾21%,市值提升至11.8亿美元。虽然仍远不及2018年上市一年后触及的77亿美元峰值,但相较于贝恩在2013年入主时的约2.5亿美元估值,目前的市值已为其带来可观回报。
根据监管文件,截至3月底,贝恩持有约60.5%的加拿大鹅多重表决权股份,该类股份的表决权是普通上市股票的10倍,使得贝恩拥有公司总表决权的55.5%。
一次标志性退出
贝恩资本的计划退出正值加拿大鹅在多个核心市场难以维持增长势头之际,分析师也对其品牌定位与营销策略提出质疑——尤其是在消费者对高价服饰购买日益谨慎的环境下。
截至3月的财年内,公司收入按不变汇率计算同比下降1.1%至13.5亿加元。其关键市场——加拿大、中国及 EMEA 地区(欧洲、中东、非洲和拉美)分别下降2.4%、1.7%和12.1%。相比之下,全球营收在2022年增长23.2%,2023年增长10.9%,2024年增长9.6%。
在中国市场——加拿大鹅近一半门店所在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更是尤为明显,这与2024财年47%的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中国甚至超越加拿大成为其最大市场。
截至6月的最新季度,加拿大鹅公布净亏损1.255亿加元,超出市场预期,且较去年同期7400万加元亏损进一步扩大。这一季度对冬装制造商而言本就是销售淡季。
贝恩的退出还意味着其对加拿大鹅的掌控期已达12年,远超典型私募基金5至10年的投资周期,因而退出已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
“一笔典型的私募基金循环——收购品牌、推动上市、然后寻求退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资深人士说,并补充道,12年的持有期并非理想。
消费者咨询公司 ApertureChina 创始人姜亚玲指出:“加拿大鹅的问题在于,从消费者视角看,它既没有把功能性服装做到极致,也没能把时尚做得特别出彩。”
她补充称,该公司在营销上多与中等层次的品牌和名人合作,偏离了其冬装的核心优势。“这个品牌显得没有根基,也没有鲜明面孔。”
姜亚玲还指出,加拿大鹅在品牌传递和实际行动上存在不一致:“当他们强调终身质量时,却在中国面临多起质量丑闻;当他们自称奢侈时尚品牌时,许多消费者却期望能在[大众市场]奥特莱斯买到。”
加拿大鹅已警告称,更高的美国关税可能推高原材料与合规成本,从而导致提价,进而削弱公司在部分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公司因贸易环境不确定而未提供当前财年的业绩指引,但表示有能力应对关税影响,因为其75%的产品产自加拿大,并因符合《美墨加协定》而免于美国关税。
据报道,这家外套制造商正积极拓展毛衣、太阳镜和鞋类等新品类,力图从羽绒服专家转型为全年无淡季的全品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