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6月26日 - 继5月中旬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调升对中国经济增速预估之后,投行花旗最新将中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预测从4.7%进一步上调至5.0%,同时预计通缩局面仍将持续,经济复苏延续分化态势,房地产业继续苦苦挣扎。
花旗在报告中并指出,在竞争优势和出口结构多元化支撑下,预计下半年中国整体出口将继续展现韧性;全年出口同比料增长2.3%,下半年同比下降0.1%,好于市场一致预估的增长1.0%/下滑2.2%。
“中国对美国出口可能已经来到一个暂时性的谷底,”报告并预计,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料同比下降10%。
中国5月对美出口同比下降34.5%,创历史第二大跌幅,仅次于2020年2月新冠疫情初期创下的-53.7%,4月跌21%。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则增长4.9%。
通胀方面,花旗将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调降至下滑2.1%,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从0.2%下调至持平,预计今年猪肉价格仍将维持较低水平。
“通缩问题可能受到政策制定者的更多关注,但力度仍有限,”报告指出,决策者更有可能在“反内卷”政策框架下为通缩托底。
在宏观政策方面,花旗认为,中国决策者目前可能处于观望状态。鉴于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平稳,且三季度将面临较低的去年同期基数,短期内尚无调整政策的紧迫性。
货币政策方面,该投行认为,相对于降息降准,结构性政策工具可能是中国央行更重要的手段,预计下半年抵押补充贷款(PSL)或相关政策金融工具规模约5,000亿元人民币。
在财政政策上,花旗预计,中国今年不会进行年中预算调整,也不会上调政府债券额度,若有必要,财政部可动用准财政工具;如果外部环境恶化冲击到增长目标的实现,甚至可以启用2026年的置换债券配额。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周四表示,多年来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从二季度相关数据看,也展现出经济发展的稳健性。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稍早则称,随着存量政策加快落地见效,新的储备政策陆续出台实施,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把外部冲击的不确定性和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