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香港10月9日 - 人工智能将改变产业和经济。然而,当美国越来越担心在先进芯片和数据中心上的支出会导致投资泡沫膨胀时,中国可能会面临相反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支出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
中国的科技巨头们正在迅速放松银根。 上个月,阿里巴巴 9988.HK 的股价飙升至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因为该公司CEO吴泳铭表示,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需求"远远超出 "了公司的预期。
阿里巴巴现在看来将成为中国最积极的人工智能投资者之一:吴泳铭希望将这家市值 4300 亿美元的公司打造成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 和全球仅有的五六家超级计算平台之一。他的目标是人工通用智能,即达到或超过人类认知能力的人工智能水平。这一崇高目标在美国科技巨头中很常见,但在中国却是一个罕见的雄心壮志。
晨星的分析师认为,阿里巴巴的资本支出未来三年的平均资本支出将约占营收的15%,这意味着总支出约为 710 亿美元。据美国银行分析师8 月估计,到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资本支出将达到 7000 亿元人民币,约合 980 亿美元。但这只是贝恩预测的美国年度支出的五分之一。
中国企业有理由减少支出。
在中国,企业采用 IT 解决方案的速度一直很慢。富瑞的研究报告指出,以云计算为例,中国的营收仅占全球营收的十分之一。 Visible Alpha测算,本财年微软的 Azure 和亚马逊的 AWS 部门营收预计均超过1000亿美元,而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仅为210亿美元。
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也存在着价格竞争,这将限制人工智能投资的回报率。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巴巴正在与从华为到国有移动运营商等十几家对手展开激烈竞争。
美国对芯片的出口管制也意味着中国公司在算力上更依赖于性能较弱的国内替代品。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购买更多的半导体,才能达到与西方同行相同的效果,或者投资寻找创造性的变通办法和捷径。一些企业,如阿里巴巴和华为,正在投入资源开发自己的处理器。
这些硬件限制,加上价格战和人工智能应用缓慢,都是利润杀手。阿里云智能营业利润率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9.2%,比今年增长不到一个百分点。根据 Visible Alpha 的数据,这还不到 Alphabet 云解决方案部门的一半,不到亚马逊 AWS的四分之一。
此外中国的目标相互冲突,可能会抑制企业的支出。政策制定者希望 实现技术自给自足,成为人工智能的领导者。 但他们也对该领域的"无序竞争 "和 "从众 "行为提出了警告。为了避免从太阳能电池板到电动汽车等行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中国政府希望以协调的方式发展人工智能。阿里巴巴、腾讯和其他在长达数年的监管打压中遍体鳞伤的公司很可能唯唯诺诺--这与OpenAI签署价值 1 万亿美元的交易和合作协议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压力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中国科技公司都选择在工厂、学校、医院、城市等领域快速实现应用的商业化,而不是花费更多资金来实现更高的人工智能能力。
中国对支出的谨慎态度意味着,与美国相比不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泡沫引发的经济崩溃,但有可能在塑造这一代最重要的技术方面落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