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焦点》美国市场遇阻,中国企业押注欧洲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扩张

路透社2025年10月7日 04:01

- 由于在美国市场受阻,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正在加速进军欧洲市场,设立总部、达成数据协议并进行道路测试,这引起了当地企业对竞争问题的担忧。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一半以上的在售汽车(包括许多入门级车型)现在都提供自动驾驶技术,有时还是标准配置。

中国政府正在推动本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主导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同时制定国家法规,为国内提供清晰的路线图。

这种扩张已经开始。路透采访了十几家公司的高管,他们描述了中国企业如何将欧洲作为全球扩张的滩头阵地,这与电动汽车的扩张如出一辙。

轻舟智航在上个月的慕尼黑车展上宣布了在德国设立新总部的计划,该公司首席技术官李东(音译)说:"与美国相比,欧洲的环境更加开放,我们正将全球未来的重点放在欧洲。"

他说,"美国市场存在障碍,"他指的是自动驾驶系统收集数据引发美国对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

这些公司表示,欧洲的监管环境更为开放,尽管驾驶辅助系统目前仅限于少数豪华车型,而且开发者对拼凑式监管颇有微词。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五呼吁在欧洲范围内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并承认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和中国已经成为现实。

她说:"欧洲也应如此。"

中国企业瞄准欧洲寻求发展

轻舟智航是一家位于北京的提供驾驶辅助系统的初创公司,目前正与中国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合作,预计两年内在欧洲销售其技术。

中国 26 个城市的公交车采用了轻舟智航的L4自动驾驶技术,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长时间行驶。

元戎启行是另一家专注于向汽车制造商提供L4驾驶辅助技术的中国公司,该公司计划在与欧洲和中国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后,在欧洲建立一个数据中心。

中国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企业Momenta为丰田和通用汽车GM.N等汽车制造商提供系统,该公司已与优步UBER.N合作 ,明年开始在德国测试L4技术。

欧洲初创企业希望公平竞争

研究公司 AlixPartners 的汽车行业顾问Yvette Zhang表示,包括 文远知行、百度和小马智行在内的其他中国领先自动驾驶企业也在欧洲扩张。

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一样,它们也看到了在中国这个过度拥挤的市场之外创造更高利润的机会。

"投资者期待增长,"她说。"他们正在寻找其他市场来实现增长。"

一些欧洲竞争对手希望获得补贴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英国初创公司Fusion Processing计划明年进行L4无人驾驶巴士测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im Hutchinson以国家安全和竞争问题为由,主张进行更严格的监督。

Hutchinson表示:"如果我们想拥有这项技术,就需要更高水平的监管和一些干预措施,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先进的驾驶辅助系统在欧洲仍然价格不菲,而在中国,汽车制造商们正以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提供这些系统,以期在价格战中脱颖而出。

根据研究公司 Canalys 的数据,今年在中国销售的约 1500 万辆汽车(超过 60%)将采用L2驾驶辅助技术。

咨询公司中国汽车洞察的创始人涂乐说,在美国拜登政府禁止中国车联网技术之后,欧洲政府被认为对中国汽车和技术更加宽容。

"欧洲是他们唯一可以进入的市场,"他说。"他们必须采取行动。"

欧洲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ve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Kendall主张建立一个法规简化的开放市场。他告诉路透,中国的竞争将加速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

在9月的慕尼黑车展上,包括Momenta、轻舟智航、地平线机器人 9660.HK和元戎启行在内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首次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一起亮相,兜售他们的低价系统。

欧洲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正在测试自己的系统,但大多数欧洲国家不允许公开部署超出基础的L2系统。

欧盟执委会正致力于协调监管,测试并最终部署更复杂的系统。目前,此类测试仅限于英国和德国等少数市场。(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