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段早盘,欧元/日元叉盘吸引一些卖盘,跌至159.50附近。在日本 11 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强于预期之后,日元(JPY)兑欧元(EUR)走强。欧洲央行(ECB)利率决议将在周四成为焦点。
日本央行(BoJ)周三公布的初值显示,日本11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月率增长0.3%,好于期值0.2%。生产者价格指数年率增长 3.7%,高于期值 3.4%。
此外,欧洲央行将实施激进降息以支撑摇摇欲坠的地区经济的预期可能会打压欧元。市场普遍预期欧央行将把存款机制再下调 0.25% 至 3.00%。这一预期符合欧央行策略,即在欧元区经济增长疲软的背景下,引导通货膨胀率接近 2% 的目标。
尽管如此,日本当局释放鸽派言论可能会打压日元,并阻止欧元/日元下跌。日本央行董事会成员中村丰明(Toyoaki Nakamura)上周表示,央行在加息时必须谨慎行事,这加剧了日本央行 12 月政策决定的不确定前景。
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ECB)是欧元区储备银行。欧洲央行为该地区设定利率并管理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物价稳定,即把通胀水平保持在 2% 左右。欧央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工具是上调或降低利率。利率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通常会导致欧元走强,反之亦然。
欧洲央行理事会每年举行八次会议,做出货币政策决定。决策由欧元区各国银行行长和包括欧央行行长拉加德在内的六名常任理事做出。
在极端情况下,欧洲央行可以采用一种名为量化宽松的政策工具。量化宽松是欧洲央行印制欧元并用欧元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购买资产(通常是政府或企业债券)的过程。量化宽松通常会导致欧元疲弱。
当单纯调降利率不可能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时,量化宽松是最后的手段。欧洲央行曾在 2009-11 年金融危机期间、通胀率持续低迷的 2015 年以及新冠大流行期间使用过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紧缩(QT)是量化宽松的反向政策。它是在量化宽松之后,当经济复苏和通胀开始上升时采取的措施。在量化宽松政策中,欧央行向金融机构购买政府和公司债券,为其提供流动性,而在量化紧缩政策中,欧央行停止购买更多债券,并停止将已持有债券的到期本金再投资。这通常对欧元构成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