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在2026-2030年期间追求超出共识的增长,依靠技术进步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更多的支出可能会用于提升民众福祉,以释放消费潜力。标准 Chartered 的经济学家丁爽和陈汉特报告称,政府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
"中国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FYP)可能会强调增长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第四次全体会议,随后将发布下一届五年规划的提案。虽然我们不期望具体的增长目标被披露,但政策制定圈内最近的讨论表明,2026-2030年希望实现4.7-4.8%的平均增长,以为2035年实现2020年GDP翻倍铺平道路。我们估计中国未来五年的潜在增长率可能平均为4.3%;市场共识预测低于我们的估计。我们预计宏观政策将在增长目标的背景下保持宽松。"
"在老龄化人口和来自西方的技术限制的背景下,创新可能会被优先考虑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可能会引入更多激励措施,以鼓励私营部门在研发上的支出,利用中国的STEM人才库。中国可能会继续投资以巩固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峰值。为了解决产能过剩的风险,五年规划可能会详细阐述促进国内需求的措施,包括通过收入和社会福利的再分配来惠及低收入群体,以及放宽服务业的管制。"
"当局可能会将未来五年视为促进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使用的良好窗口,并使人民币资产更具投资价值。我们还预计中国将探索跨境支付的替代渠道,以香港作为关键的离岸金融中心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