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各行业普遍收缩;所有子指数均低于6月份。美国的急剧下降拖累了整体数据,因关税相关的库存建设减少。渣打银行研究分析师伊桑·莱斯特(Ethan Lester)报告称,与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相关的大宗商品价格和供应压力。
“7月份全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的制造活动环比恶化,继6月份改善之后。该指数下降1.6点,主要受美国影响,美国的月度降幅为2022年6月以来最大。美国PMI在2025年首次收缩,反映出原材料的采购减少和需求减弱。转向减少库存建设有助于降低美国出厂价格通胀率,自疫情以来,该通胀率已出现最广泛和持续的上升。”
“不包括中国和日本的亚洲是一个亮点,印度仍然是全球表现最佳的国家。中国和日本的生产量在6月份短暂增长后再次回落。欧元区连续第五个月增长,德国记录了自12月份以来最深的收缩,持续出现分歧。新兴欧洲的表现不及欧元区,波兰的出口以近两年来最快的速度下降。”
“尽管中国持续通缩,但7月份大宗商品价格和供应压力总体保持低迷。然而,有报道称,电气产品和半导体的价格相对于其长期平均水平有所上升,因对232条款和301条款的持续不确定性。由于6月份美国关税水平翻倍,不锈钢和铝的短缺也高于其长期平均水平。报告的货运能力短缺是自2023年4月以来最高,且是长期平均水平的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