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离岸人民币在前三个交易日录得涨幅后小幅下滑,周二亚洲时段交易于7.1790附近。离岸人民币(CNH)在美中谈判进入第二天之前对美元(USD)保持稳定。
周一,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瑞典的罗森巴德政府办公楼会见了中国副总理何立峰。此次会议旨在在8月12日的最后期限之前将脆弱的贸易休战延长三个月。
周二,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降至接近1.73%,交易员谨慎关注美中贸易谈判的进展。积极的结果可能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晚些时候的会晤铺平道路,可能缓解半导体和稀土等关键领域的紧张局势。
美元/离岸人民币因美国(US)-欧盟(EU)贸易协议的达成而获得支撑,该协议于周日最终确定,对大多数欧洲商品征收15%的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交易员关注美联储(Fed)定于周三公布的利率决定。市场普遍预计美国中央银行将在周三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至4.50%之间。FOMC新闻发布会将被观察是否有降息可能在9月开始的迹象。
市场参与者还在等待本周的关键经济数据,包括第二季度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报告和七月非农就业数据,以进一步了解美国经济的健康状况。
一般来说,贸易战是由于一方的极端保护主义而导致的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这意味着贸易壁垒的建立,例如关税,这会导致反制壁垒、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提高生活成本。
美国(US)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始于2018年,当时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设置了贸易壁垒,声称存在不公平的商业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中国采取了报复措施,对多种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如汽车和大豆。 紧张局势升级,直到两国在2020年1月签署了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该协议要求对中国的经济和贸易体制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其他变更,并试图恢复两国之间的稳定和信任。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冲突的焦点转移。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继特朗普之后上任的总统乔·拜登维持了关税,并甚至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税收。
唐纳德·特朗普作为第47任美国总统重返白宫,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新一轮紧张局势。在2024年选举期间,特朗普承诺一旦重返办公室,将对中国征收60%的关税,他于2025年1月20日实现了这一承诺。 美中贸易战旨在恢复到之前的状态,互相报复的政策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全球供应链的中断导致支出,特别是投资的减少,直接推动了消费者物价指数的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