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16日 - 中国国有企业员工张金明(音译)每天晚上下班后和周末都要送三个小时的外卖,以此弥补降薪24%带来的损失,他希望可以避免在送外卖时遇到同事的尴尬场景。
张金明说:"在国企上班,却兼职送外卖,这并不体面。"张金明所在的房地产公司每月支付给他的工资从 5500 元降到了4200 元(585 美元)。
虽然中国通过保持港口和工厂的运转支持了经济增长,但实际需求的缺乏打击了企业利润,进而导致像张金明这样的工人被迫降薪,因而不得不干些兼职工作。
"没有别的办法了,"这位 30 岁的年轻人补充道,他骑车工作到晚上11点半,每晚能挣 60-70 元。“降薪使我面临巨大压力。很多同事都辞职了,我接手了他们的工作。”
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实现了5.2% 的强劲增长,这表明中国依赖出口的经济模式迄今为止经受住了美国关税的考验。但在整体经济韧性的背后,裂痕正在扩大。
合同和账单延迟支付的情况正在增加,包括汽车和电子行业等出口龙头企业以及公用事业企业。这些公用事业的所有者是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他们不得不在支撑受到关税打击的工厂的同时精打细算。
图:延迟支付的账单
受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影响,企业为争夺外部需求而展开的激烈竞争正在挤压工业利润,也加大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的降幅,即使在出口量攀升的情况下。企业纷纷削减成本,工人首当其冲。
利润和工资的下降也导致税收减少,迫使国有企业(包括张金明所在的企业)也削减成本。在金融系统中,随着政府推动银行增加贷款,不良贷款也在激增。
在很大程度上,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的不平衡本质是偏向出口商而非消费者的政策的产物。
Conference Board of Asia的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Max Zenglein将中国描述为一个工业强劲、消费疲软的"双速经济",并指出这两者之间存在关联。Zenglein 说:“一些经济挑战,包括低利润率和通缩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制造业和科技部门的持续产能扩张所驱动的。”
**对收入的冲击**
现年28岁的Frank Huang是广西崇左的一名教师,他说他所在的学校已经两三个月没有给他发工资了,一直在等待当局提供资金。
Huang说:"我只能忍,不敢辞职。"在他的 5000 元工资没有到账的情况下,他就依靠父母。"如果我结婚了,还要还房贷、车贷和养孩子,压力将是难以想象的。"
没有关于政府部门拖欠工资的数据。但在工业企业中,政府干预力度较大的行业的拖欠情况增长迅速。
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行业以及汽车制造业的拖欠情况在截至 5 月份的一年中分别增长了 16.6% 和 11.2%,快于所有行业 9% 的平均水平。水和天然气行业的拖欠情况分别增长了 17.1%和 11.1%。
图:欠款获得支付的平均等待时间
由于收入面临压力,中国政府难以兑现提振家庭消费的承诺,人们越来越担心,随着消费者推迟支出,持续的通缩将进一步损害经济。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