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dingKey - 在AI模型ChatGPT开发商OpenAI牵头打造价值令人震惊的1.5万亿美元的“AI循环交易”之际,竞争对手Claude AI制造商Anthropic正凭借“小而美”的AI策略成为唯一集齐亚马逊、谷歌和微软三大云服务巨头支持的AI独角兽。
11月18日周二,微软、英伟达和AI初创公司Anthropic达成三方合作协议,成为AI科技公司之间达成循环交易的最新一环,即硬件生产商、云服务商和AI模型开发商之间组成的资源和资本相互连接的“闭环”。
微软承诺向Anthropic投资至多50亿美元,英伟达承诺向Anthropic投资至多100亿美元。作为回报,Anthropic将购买价值300亿美元的微软Azure云服务算力,并已与英伟达签订购买1吉瓦的算力。
对于微软而言,这是其摆脱对OpenAI依赖的关键一步。微软累计向OpenAI投资超130亿美元,而目前这些股份的价值预估攀升至1350亿美元。但由于计算资源和独家协议矛盾、利息分配分歧、战略合作与竞争的转变等因素,两家企业关系的恶化逐渐明显。
除了达成注资和购买云算力合作外,此次合作还囊括了一个可能改变未来AI模型竞赛格局的协议——微软Azure AI Foundry客户将能够访问Anthropic的AI模型Claude,这使得Claude成为全球唯一一款在三大云服务提供商中均有部署的前沿大模型。
在本次合作前,美国科技巨头们形成了较明显的对AI模型支持的不同阵营。亚马逊和谷歌是由七名前OpenAI员工于2021年创立的Anthropic核心支持者,而微软和英伟达则站在市场讨论度更高的OpenAI。
微软和英伟达新增对Anthropic的支持是否意味着这个OpenAI最大竞争者在某些方面更加出色?虽然没有明显证据验证这一点,但这两家顶级AI模型开发公司的市场舆论确实有所背离。
要打造造福全人类的通用人工智能(AGI)的OpenAI走的是“大而全”的发展路径,其有更丰富的产品形态和更庞大的组织。为了支持其膨胀的算力需求,OpenAI拉上甲骨文、英伟达、AMD、博通、谷歌和亚马逊达成价值约1.5万亿美元的芯片和算力供应协议。
而这种野心勃勃的AI交易和OpenAI现实财务轨迹之间的差距,令人们产生了泡沫担忧——这源于AI变现能否足够支撑庞大的资本支出。
与OpenAI在芯片和数据中心乐此不疲烧钱不同,走“小而美”路线的Anthropic更加谨慎且稳扎稳打。Anthropic避开了需要更强大计算能力的图像和视频生成技术的开发,专注于编程能力优化和企业自动化部署——即用于可编程集成的任务执行、而非协作式人机交互。 Anthropic目前拥有30万企业用户。
Anthropic介绍道,9月底更新发布的Claude Sonnet 4.5是全世界最好的编码模型,其在SWE-bench Verified测评中以77.2%的代理编码得分超过GPT 5的72.8%、GPT-5-Codex的74.5%和谷歌Gemini的67.2%。
据Anthropic和OpenAI的报告,77%的Claude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商业应用,36%用于编程任务,而73%的ChatGPT模型使用场景与工作无关,更倾向于扮演个人助手的角色。
简而言之,Anthropic具有明显的“To B”(面向企业)特征,而OpenAI更加“To C”(面向个人)。研究发现,企业对AI使用成本的敏感性低于普通消费者,它们更加注重模型部署容易度和经济效率。
巴克莱银行指出,90%的Anthropic收入来自API业务,OpenAI仅有26%,这种差异表明前者在企业级AI服务市场上构建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在去年实现5.12亿美元收入后,2025年Anthropic的API收入有望年增662%至39.07亿美元,而OpenAI的API业务可能仅同比增长80%至18亿美元。
业界估计,OpenAI的亏损将继续扩大,需要等到2029年或2030年才能实现盈利,而Anthropic有望在2027年或2028年就实现盈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