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思科未来战略:软件、服务与AI基础设施的崛起之路

TradingKey
作者Viga Liu
2025年7月8日 03:46

投资要点

思科系统(NASDAQ: CSCO)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从网络硬件领域的领导者加速转型为软件和人工智能驱动的企业。2024年初以280亿美元收购Splunk成为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催化剂。这一转变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经常性软件和订阅收入占比,帮助思科更好地应对来自亚洲竞争对手的市场压力。

思科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完善的产品生态系统以及深厚的客户关系,这些构成了公司的长期竞争壁垒。同时,在AI基础设施和云解决方案领域的布局,为思科未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财务数据方面,思科2025财年第三季度表现稳健:营收同比增长11%,软件收入增长25%。虽然收购导致债务增加,但公司仍维持3.5%的股息收益率。

基于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分析,思科的公允价值区间为每股84-105美元。

 (cisco-csco-stock-price-chart)

来源:TradingKey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亮点

思科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展现出稳健增长与持续转型,在利润率承压和杠杆率上升的情况下,软件和订阅业务仍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 营收增长:总营收同比增长11%至141亿美元,主要受益于产品收入15%的增长。

· 软件与订阅:软件收入大幅增长25%,订阅收入增长15%,充分体现Splunk收购的积极影响。

· 盈利能力:每股收益(EPS)从去年同期的0.46美元提升至0.62美元。

· 利润率:尽管面临定价压力和摊销成本增加,产品毛利率仍从上季度的63.7%微升至64.4%;服务毛利率受人力成本增加影响,从68.9%小幅下滑至68.7%。

· 分红与回购:维持强劲的股东回报政策,股息收益率约3.5%,2024财年股票回购金额达58亿美元。

· Debt: 债务状况:为完成Splunk收购,长期债务增至251亿美元,但流动性保持稳健,未使用的循环信贷额度达50亿美元,流动比率为0.95,显示短期流动性处于可控水平。

公司概览

思科系统创立于1984年,在互联网泡沫时期曾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堪称互联网崛起的时代象征。作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奠基者,思科的核心优势在于网络硬件领域:其Catalyst系列交换机主导企业级园区网络市场,而Nexus系列则专为数据中心场景打造。

如今的思科已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深度融合。通过在设备中预装操作系统,并大力推广订阅制服务,如集成自动化、分析与安全功能的Cisco DNA解决方案,公司正持续推动业务模式转型。

 Cisco

来源:Cisco

思科独具特色的内部创业文化是其持续创新的源泉,公司鼓励员工开展创业项目,并经常收购表现优异的内部初创团队。其全球化布局依托混合销售模式:既直接服务战略级大客户,也通过系统集成商、经销商等渠道合作伙伴构建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  

竞争对手分析

思科在多个领域开展业务:网络硬件、软件/安全、协作和服务,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竞争态势。

在网络硬件方面,思科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导者,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计算机网络设备市场占据约77%的份额。这一主导地位得益于其广泛的产品组合、强大的品牌声誉和深厚的客户关系。思科专有的操作系统(IOS)和集成的软件能力进一步使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华为(凭借激进的定价和不断扩展的产品线在亚洲和新兴市场尤其强大),以及专注于高性能数据中心交换的Juniper Networks和Arista Networks。

在软件和安全领域,思科正在快速扩张,特别是在2024年收购Splunk之后。这笔交易显著提升了思科在数据分析、安全性和可观测性方面的能力,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与Palo Alto Networks和Fortinet等专业网络安全公司竞争。思科将硬件、软件和服务整合为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使其比提供单点产品的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思科的协作解决方案(包括WebEx)在统一通信市场占据稳固地位,尽管面临着来自Slack、Microsoft Teams和Zoom等云原生平台的激烈竞争。虽然思科在协作软件领域的市场份额相比其硬件主导地位较小,但其产品得益于与更广泛的网络和安全产品组合的集成优势。

服务业务是思科收入的重要贡献来源,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和托管服务。凭借其规模优势和全球覆盖能力,思科能够提供以结果为导向的服务,这使其区别于IBM等较小规模的竞争对手及本地系统集成商。

思科面临的一个担忧是,像AWS、Microsoft Azure和Google Cloud这样的云公司通过提供灵活、按需的计算和存储服务,改变了企业使用技术的方式。因此,许多公司正在将他们的IT系统迁移到云端,而不是保留在自己的硬件上。这一转变降低了对思科传统网络设备的部分需求。然而,思科并不仅仅是在将这些业务输给这些云巨头。相反,它正在通过发展软件、订阅服务和云相关产品来调整战略重点。思科现在提供的工具可帮助企业安全地连接到多个云并管理混合云环境(结合了云和本地系统)。像SD-WAN和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这样的产品帮助客户改善云连接和安全性。通过这种调整,思科的目标是从云技术的崛起中受益,而不是被抛在后面。

总体而言,思科的竞争优势源自其规模效应、整合式产品与服务组合、雄厚的研发投入以及稳固的客户关系。这些优势使其能够在面临价格压力及低成本白牌硬件供应商崛起的情况下,持续保持市场领导地位。

营收构成

思科的收入组合反映了其正在从以硬件销售为主,向更加平衡的软件、订阅和服务组合进行战略转型。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73%。在产品中,约占总收入50%的收入仍来自网络硬件,这依然是其业务支柱,但面临竞争和商品化带来的利润压力。安全和协作业务分别贡献约14%和7%的收入,随着企业对安全和统一通信需求的增长,这两项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可观测性业务(占总收入的2%)是思科增长最快的板块,受AI驱动的分析和监控解决方案强劲需求推动,2025财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约24%。

 (cisco-revenue-by-products-networking-security-collaboration-observability)

来源:Cisco, TradingKey

服务业务约占收入的27%,通过支持服务和咨询服务提供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尽管2025财年第三季度服务收入同比仅增长约3%,但在思科向软件和订阅型产品转型的大背景下,它仍然是公司可预测现金流和客户留存的关键贡献者。

 (cisco-revenue-services)

来源:Cisco, TradingKey

这一从以硬件为核心业务向软件、订阅和服务多元化组合的转型,顺应了行业整体向云计算、自动化和AI赋能网络发展的趋势。这种转型使思科具备了可持续的长期增长潜力,并改善了其估值前景。

从地域分布来看,美洲地区贡献了最大的收入份额,占比59%,其次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25%)以及亚太地区(14%)。亚太地区虽然是关键的增长市场,但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区域,华为等本土强劲对手正挑战着思科的主导地位。

 (cisco-revenue—by-geograohy-americas-EMEA-APJC)

来源:Cisco, TradingKey

增长潜力

思科当前的增长战略聚焦于超越传统硬件业务,重点发展人工智能(AI)、软件订阅和服务转型。这一战略转型至关重要,因为随着技术格局快速变化,客户需求正转向更智能、自动化程度更高且更安全的网络解决方案。

这一转型的关键里程碑是思科在2024年3月收购Splunk。Splunk是一个领先的软件平台,可帮助组织分析其IT系统和网络生成的大量数据。通过整合Splunk先进的数据分析、安全和可观测性功能,思科显著扩展了其软件产品组合。这笔收购已经推动思科的软件和订阅收入大幅增长。

除收购外,思科正在大力投资AI基础设施,构建支持AI应用所需的高性能网络设备和软件。例如,在2025财年上半年,思科获得了超过7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订单,预计到年底将超过10亿美元。这些投资使思科成为企业和云服务提供商为其网络迎接AI时代做准备的关键合作伙伴。思科与NVIDIA、微软等行业领导者以及主权AI项目的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这一新兴市场中的地位。

 Cisco

来源:Cisco

在内部,思科同样将AI工具深度整合至其运营体系中,以提升效率和服务交付能力。这一双重战略——既向客户销售AI驱动的解决方案,又利用AI优化自身业务,充分展现了思科对技术创新和卓越运营的坚定承诺。

估值

采用现金流折现法(DCF)分析,思科的每股合理估值区间为84.42至104.83美元。该估值综合考虑了公司成熟硬件和服务业务提供的稳定现金流,以及软件订阅和AI投资带来的增长潜力。

虽然收购Splunk带来的债务增加对杠杆率造成压力,但随着软件和订阅收入的规模扩大,预计长期营收增长和利润率提升将抵消这一影响。思科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持续回馈股东的政策,为股东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风险因素

思科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来自亚洲低成本厂商和白牌供应商的激烈竞争、Splunk收购带来的业务整合挑战及摊销成本压力、供应链中断可能导致存货减值风险,以及在向软件和AI驱动解决方案转型过程中需谨慎平衡传统硬件业务收入与利润保护的需求。

审核人Huanyao Fang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Tradingkey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推荐文章

Tradingkey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