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新聞

歡迎線上參會 力鴻檢驗「進口煤採購與數質量專題研討會」

國際知名檢驗檢測企業–中國力鴻檢驗控股有限公司(「力鴻檢驗」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股份代號:1586.HK)欣然宣佈,公司6月20日將於貴州省貴陽市成功舉辦「進口煤採購與數質量專題研討會」,彙聚各方力量,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探討,賦能行業發展。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全國煤炭進口量達4.74億噸,同比增長61.8%,創歷史新高。2024年全國煤炭進口量預計呈穩步攀升態勢,進口煤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地位的日益凸顯,其採購和數質量管控已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國內煤炭市場及貿易格局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基於此,力鴻檢驗舉辦「進口煤採購與數質量專題研討會」,邀請政企領導和行業專家,就進口煤通關政策、供給現狀與形勢、主要煤質特性及利用、煤炭檢驗國際標準(ISO標準)和國家標準(GB/T標準)等作專題報告。同時,邀請海外礦山代表、進口煤貿易商代表、終端用戶代表與會,探討進口煤採購與數質量管控議題。火電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具備相當重要性。目前火電仍為電源側「壓艙石」,且火電相較於風電和光伏,具備更穩定可調的特徵,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保障作用及促進新能源消納的調峰作用不可替代。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指出到 2027 年,初步建立煤炭產能儲備制度,有序核准建設一批產能儲備煤礦項目。到 2030 年,產能儲備制度更加健全,力爭形成 3 億噸/年左右的可調度產能儲備。煤炭儲備建設意見落地,意在強化煤炭為能源需求「兜底保障」能力。煤炭作為我國的主體能源,發揮著能源「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而隨著我國能源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疊加煤礦新增產能釋放較少,存在區域性階段性煤炭供應偏緊的情況。而建立一定規模的煤炭儲備產能,在供需形勢急劇變化等極端情形有效提升煤炭應急保障能力。同時,煤炭產能儲備可有效提升煤炭供應靈活性,保障煤電更好發揮支撐調節作用。力鴻檢驗從成立至今,長期專注服務於電力行業頭部企業,經過於細分賽道的多年深耕,公司於2016年港股上市前已發展成為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品牌公信力享譽業界。力鴻檢驗深刻踐行「長期主義」可持續發展觀,堅持在秉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上,持續深化貿易保障服務的專業服務能力建設,助力國際國內貿易流轉。通過全球多達72個服務網點及18類專業資格認證,服務覆蓋逾50種大宗商品及自然資源類別。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同比增長超1億千瓦,電力保供面臨一定壓力。煤電仍是我國電力供應的主力電源,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比重近六成。力鴻檢驗作為中國煤炭檢測領域的龍頭企業,壓緊壓實責任、加強協調聯動,全力助力火電企業保障能源電力供應安全穩定。在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促進煤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大型煤礦要加快智能化改造,到2025年底前建成單個或多個系統智能化,具備條件的要實現採掘系統智能化。鼓勵300萬噸/年以上的生產煤礦全面推進主要生產環節智能化改造,力爭率先建成全系統智能化煤礦。煤礦智能化建設對於促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煤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公司通過力鴻能源檢測技術研究院專注於檢驗檢測技術創新,持續通過標準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等技術手段積極賦能檢測業務,積極打造能源檢測數智化平台,提升服務效率與服務質量,更好地服務行業龍頭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對本公司完成的「智能化煤炭檢測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進行科技成果鑒定,認為項目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準,成功實現煤炭採樣、制樣和化驗全過程的自動化、標準化、智能化。此外, 公司通過檢測業務提供客觀、準確、全面的煤炭質量數據,從而為合理、高效、清潔利用煤炭提供依據;同時結合本公司在煤炭清潔利用和第三方碳元素檢測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可為客戶提供減少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效益的整體解決方案和監測機制,為國家電力系統結構的轉型和碳中和任務的完成貢獻積極力量。更多一手資訊請點擊鏈接參與研討會:https://q.futunn.com/feed/112646877544452?share_code=00iCEY&lang=en-us-完-關於中國力鴻檢驗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力鴻檢驗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586.HK)2016年於港交所主板上市,是國內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際領先檢驗檢測機構,公司專注於應對氣候變化及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綜合解決方案。公司於貿易保障、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及氣候變化四個主要領域24x7小時為全球行業龍頭提供一系列檢驗、檢測及技術與諮詢一站式技術服務,賦能全球行業龍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公司於業內率先實現全球化網路佈局,服務網路由所覆蓋的亞太地區主要貿易港口及樞紐城市進一步輻射至南美和非洲新興市場,海內外分支機構及專業實驗室達72個,成為首家成功快速佈局海外的中國TIC上市企業,國際化程度於國內同業中首屈一指。集團始終將「ESG發展策略」作為「3+X」戰略的核心發展方向,通過(1)ESG-Friendly;(2)ESG+;及(3)ESG-Focused三個主要執行維度,來實現ESG發展策略,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及社會早日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2024-06-20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EQS
2024年6月20日

知行集團料2024財政年大幅度轉虧為盈 錄得經調整淨溢利不少於港幣$35,000,000

繼續以可持續發展綠色創新科技及拓展中東及東南亞海外業務(2024年6月20日,香港)香港領先的綜合節能及綠色科技方案供應商知行集團控股國際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539.HK)(連同其附屬公司「知行集團」或「集團」),欣然宣佈,本集團基於對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2024年度」)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草擬本的初步審閱,預期本集團將錄得的經調整淨溢利不少於3,500萬港元。經調整內容包括撇除:(i)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權益投資之公平值變動;(ii)修訂或終止確認金融負債產生的收益或虧損;(iii)外匯收益或虧損;及(iv)向董事及本集團若干僱員授予購股權產生的購股權開支。除上述調整外,預期本集團在2024年度將錄得的淨溢利不少於1,000萬港元,相對下,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2023年度」)錄得經調整淨虧損及約6,400萬港元及淨虧損的約2,400萬港元。上述淨溢利及經調整淨溢利增加主要得益於本集團2024年度之營業額較2023年度增加不少於90%,以及貿易應收賬款及應收融資租賃款項的預期信貸虧損(已扣除稅務影響)由2023年度的虧損約3,800萬港元變為2024年度的撥回約1,700萬港元。知行集團主席黃文輝先生表示:「本集團緊貼海外市場不斷變化的市場趨勢,尤以中東和東南亞地區為主。我們已與數家知名企業和組織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致力開發和推廣我們在可持續發展和能源效率領域的創新技術。本集團近期與雀巢馬來西亞的合作項目,進一步激勵我們透過對新技術系統和模型的試驗,繼而推廣更先進的農業科技以穩定糧食供應,應對當下嚴峻的氣候挑戰。知行集團旨在實施綠色實踐之餘,積極拓展全球業務網絡,以鞏固本集團於行業內的領導地位。」- 完 -關於知行集團控股國際有限公司知行集團成立於2008年,成為首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能源服務公司。其業務的核心是能源管理合約(EMC)商業模型,該模型實施專為達到最佳能源效率和為客戶最大化回報而設計的定制解決方案。知行集團採用行業領先、有效且實用的研究方法。這些方法涵蓋了創新的綠色技術、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及演算法。其研究和開發努力的成果體現在其獨特的多功能、適當和可行的綠色技術解決方案中。目前,知行集團在中國、馬來西亞和中東地區營運。本新聞稿由達博思傳訊顧問有限公司代行。 陳鎧瑤 (Joanne Chan) 電話:(852) 3679 3671 電郵:jchan@lbs-comm.com 何幸儒 (Jason Ho) 電話:(852) 3752 2675 電郵:jho@lbs-comm.com 2024-06-20 此財經新聞稿由EQS Group轉載。本公告內容由發行人全權負責。瀏覽原文: http://www.todayir.com/tc/index.php
EQS
2024年6月20日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