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百強透視】創新藥普跌!三生製藥大挫近8%,發生了啥?

財華社2025年11月21日 08:02

11月21日,港股創新藥概念遭遇普跌。截至發稿時間,三生製藥(01530.HK)仍大跌近8%,信達生物(01801.HK)跌近5%,百濟神州(06160.HK)、恒瑞醫藥(01276.HK)等多股跟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板塊因素外,三生製藥的大跌還和公司發佈的最新公告有關。

擬分拆蔓迪獨立上市

11月20日盤後,三生製藥發佈公告稱,公司建議將公司附屬公司蔓迪股份分拆並於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建議分拆(若進行)預計將通過(1)根據股東各自於公司的持股比例,以實物分派方式向股東分派其持有的蔓迪全部股份;(2)蔓迪新股的全球發售,包括香港公開發售及國際發售。

蔓迪股份也於11月20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根據相關規則,蔓迪股份於聯交所獨立上市,構成三生製藥對蔓迪的分拆。聯交所已確認三生製藥可進行建議分拆事宜。建議分拆完成後,三生製藥將不會保留蔓迪的任何權益,且蔓迪將不再為本公司的附屬公司。

關於建議分拆的理由,三生製藥在公告中表示:第一,通過實物分派方式,現有股東將繼續通過其持股享有分拆集團(指蔓迪)及餘下集團業務未來發展及增長所帶來的利益。

第二,公司認為建議分拆符合股東的整體利益。一方面,公司及蔓迪均認為,建議分拆可更好地反映分拆集團自身價值,並增加其營運及財務透明度,借此投資者將可分别且清楚地評估及審核分拆集團及餘下集團的業績及潛力。另一方面,建議分拆將使投資者更能專注於餘下集團業務來評估公司價值。

第三,分拆集團以皮膚健康及體重管理為核心的獨特消費者保健業務,將對專注於該等業務的投資者群體具有吸引力,此有别於餘下集團業務相對多元的營運模式。

第四,分拆集團業務規模足以取得獨立上市地位,而三生製藥認為此地位將對公司及蔓迪有利。

第五,三生製藥相信,建議分拆將更好地定位餘下集團及分拆集團各自業務的增長,並為兩個集團帶來利益。

三生製藥還在公告中表示,由於蔓迪股份上市取決於(其中包括)相關部門的批準、董事會及蔓迪董事會的最終決定、市場及其他考慮因素,故建議分拆未必會落實。

蔓迪成色如何?

根據資料,蔓迪是一家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的獲豁免有限公司,截至11月20日,由三生製藥、英泰管理有限公司、Mandi Group Limited、GL Wecan Investment IV L.P.及阿里健康(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實益擁有約87.16%、3.38%、2.80%、4.00%及2.65%的權益。

業務方面,蔓迪是中國領先的專業消費醫藥公司,致力於為皮膚健康及體重管理領域開發及提供全面而長期的解決方案。蔓迪主要專注於並已在更廣泛的皮膚健康行業中的毛發健康領域建立領導地位,在2001年於蔓迪®品牌旗下推出國内首款5%米諾地爾酊劑,並在2024年進一步推出第二代米諾地爾類產品,即蔓迪® 5%米諾地爾泡沫劑。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蔓迪的收入分别為9.82億元(人民幣,下同)、12.28億元、14.55億元、7.43億元,其中2022年至2024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1.7%。

利潤端,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蔓迪分别實現淨利潤2.02億元、3.41億元、3.90億元、1.74億元;EBITDA(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别為2.43億元、4.23億元、4.57億元、2.11億元。

總的來看,蔓迪整體的業績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但利潤增速在放緩。

從短期影響來看,蔓迪分拆上市後,三生製藥將不再持有其任何股份,蔓迪所貢獻的收入及利潤將從合並報表中剝離,這一業績收縮預期是今日其股價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股東可通過實物分派獲得蔓迪股權以對衝部分損失,且當前股價下跌更多是短期情緒反應,長期仍取決於三生製藥核心創新藥業務的表現。

其他業務撐得起三生製藥的未來嗎?

而根據資料,經過30多年發展,除了蔓迪聚焦的皮膚健康及體重管理領域外,三生製藥還在腎科、血液及腫瘤、自免等治療領域佈局了豐富的產品和在研管線。

圍繞這些領域,三生製藥推出了促紅素(益比奧和賽伯爾)、特比澳(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益賽普(注射用重組人II型腫瘤壞死因子受體—抗體融合蛋白)以及賽普汀等眾多市佔率全國領先的重磅產品。

業績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三生製藥的收入分别為68.66億元、78.16億元、91.08億元、43.55億元;淨利潤分别為19.09億元、15.86億元、22.18億元、13.89億元。

總的來看,三生製藥擁有豐富的產品和在研管線,蔓迪的收入、淨利潤在其整體業績中的佔比也不算太大。

三生製藥衝刺「港股百強」榜單

創新藥是港股市場的重要板塊之一,備受關注。即使蔓迪分拆成功,三生製藥將仍然是國產創新藥領域的領軍企業,公司也曾多次憑借優異實力入選「港股100強」榜單。

自創立以來,「港股100強」始終積極呼應產業變革趨勢。歷經十餘年發展,該榜單持續優化評選維度、增設細分獎項,力求更全面、及時地捕捉港股市場中的產業投資新機遇。

而最新的第十二屆「港股100強」榜單將於12月8日在香港會展中心揭曉。值此券商行業持續整合的關鍵時刻,作為行業明星的中金公司能否在此次的評選中再次入榜?這一懸念值得關注。

審核Huanyao Fang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